儿童异位性皮炎的症状

5.06万次浏览

周冬 副主任医师

周冬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儿童异位性皮炎的症状主要有皮肤干燥、剧烈瘙痒、红斑丘疹、皮肤增厚和渗出结痂。异位性皮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可能与遗传因素、免疫功能异常、皮肤屏障功能障碍、环境刺激和过敏原暴露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皮肤炎症反应。

1、皮肤干燥

儿童异位性皮炎患者常出现皮肤干燥,表现为皮肤粗糙、脱屑,尤其在四肢伸侧和面部较为明显。皮肤干燥可能与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导致水分丢失有关。家长需注意为孩子选择无刺激的保湿剂,如含有神经酰胺或尿素的润肤霜,避免使用碱性肥皂清洁皮肤。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他克莫司软膏或吡美莫司乳膏等外用免疫调节剂。

2、剧烈瘙痒

剧烈瘙痒是异位性皮炎的典型症状,儿童常因搔抓导致皮肤破损和继发感染。瘙痒可能与组胺释放和神经敏感性增高有关。家长需为孩子修剪指甲,夜间可佩戴棉质手套减少搔抓。医生可能建议口服氯雷他定糖浆或西替利嗪滴剂等抗组胺药物缓解症状,严重时可短期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

3、红斑丘疹

急性期可见皮肤出现红色斑片和密集小丘疹,多分布于面部、颈部和关节屈侧。这些皮损可能与环境过敏原接触或食物过敏有关。家长需注意记录可能诱发皮疹的因素,避免接触宠物皮屑、尘螨等常见过敏原。医生可能开具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或糠酸莫米松乳膏等弱效外用激素控制炎症。

4、皮肤增厚

慢性反复发作会导致皮肤苔藓样变,表现为皮肤增厚、纹理加深,常见于肘窝、腘窝等部位。长期搔抓和慢性炎症刺激是主要原因。护理上应加强保湿,避免热水烫洗。医生可能建议使用复方氟米松软膏或卤米松乳膏等中效外用激素,配合尿素维E乳膏改善角质增生。

5、渗出结痂

急性加重期可能出现渗液和黄色结痂,提示继发细菌感染,常见于婴幼儿面部和头皮。这种情况多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有关。家长需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自行挑破水疱。医生可能开具莫匹罗星软膏或夫西地酸乳膏等抗菌外用药,严重时需口服头孢克洛干混悬剂。

儿童异位性皮炎需要长期综合管理,家长应帮助孩子建立规律的皮肤护理习惯,每日使用温和无香的润肤产品,洗澡水温控制在37摄氏度以下,时间不超过10分钟。衣物选择纯棉材质,避免羊毛等粗糙面料。饮食上注意观察可能诱发症状的食物,但不建议盲目忌口。环境控制包括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定期清洗床上用品。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发热等感染征象时,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