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壮年肺炎可通过生活干预、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治疗。肺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免疫力下降、环境刺激、基础疾病等因素引起。
1、生活干预保证充足休息有助于恢复体力,避免过度劳累加重病情。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毫升以上,促进痰液稀释排出。饮食选择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粥、蒸蛋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度控制在50%左右,减少呼吸道刺激。戒烟限酒可降低气道黏膜损伤风险。
2、药物治疗细菌性肺炎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肟分散片、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病毒性肺炎可使用奥司他韦胶囊等抗病毒药物。咳嗽剧烈者可配合氨溴索口服溶液祛痰,发热超过38.5℃时按医嘱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片。用药期间需观察是否出现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
3、物理治疗采用40℃左右温水袋热敷背部,每次15分钟,每日2次帮助缓解胸痛。雾化吸入生理盐水或乙酰半胱氨酸溶液可湿化气道。体位引流时取患侧卧位,轻拍背部促进分泌物排出。呼吸训练可采用缩唇呼吸法,吸气2秒、呼气4秒,每日练习3组。
4、中医调理风寒型肺炎可用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加减,风热型适用银翘散加减。穴位按摩选取肺俞、定喘等穴位,用拇指按压每个穴位1分钟。艾灸大椎、风门等穴位每次15分钟,注意防止烫伤。中药贴敷可用白芥子研末调姜汁敷贴背部腧穴。
5、重症处理出现呼吸频率超过30次/分、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需及时住院。严重低氧血症可能需要进行无创通气治疗。胸腔积液量多者需行胸腔穿刺引流术。脓毒血症患者需静脉输注广谱抗生素,必要时转入重症监护室。
治疗期间每日监测体温和呼吸状态,症状加重或持续3天无改善应及时复诊。恢复期可逐步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2周内避免剧烈活动。注意保暖防寒,流感季节前接种肺炎疫苗和流感疫苗。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优质蛋白有助于免疫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