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孩子肠套叠主要表现为阵发性腹痛、呕吐、果酱样血便、腹部包块及精神萎靡。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相邻肠腔内导致的机械性肠梗阻,属于婴幼儿急腹症,需及时就医处理。
1、阵发性腹痛患儿会突然出现剧烈哭闹,双腿屈曲至腹部,持续数分钟后缓解,间隔10-20分钟反复发作。腹痛与肠管痉挛缺血有关,初期可能被误认为普通肠绞痛,但发作频率会逐渐增加。家长需记录腹痛发作时间和表现,就医时向医生详细描述。
2、呕吐早期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后期可含胆汁甚至粪渣。呕吐与肠道梗阻导致内容物反流有关,随着套叠时间延长,呕吐会逐渐频繁。家长需保持患儿侧卧位防止误吸,呕吐后暂禁食禁水,用温水清洁口腔。
3、果酱样血便发病6-12小时后可能出现暗红色黏液血便,形似果酱,这是肠黏膜缺血坏死的特征性表现。家长发现此类粪便须立即留存样本并送医检查。需注意与食用红色食物导致的假性血便鉴别。
4、腹部包块右上腹或脐周可触及腊肠样包块,质地稍硬,按压时患儿哭闹加剧。包块为套叠的肠段形成,家长切勿用力按压,避免造成肠穿孔。检查时建议在患儿安静状态下轻触腹部。
5、精神萎靡随着病情进展,患儿会出现面色苍白、嗜睡、反应迟钝等全身症状,提示可能出现脱水或感染性休克。此时需立即急诊处理,延误治疗可能导致肠坏死、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
发现疑似肠套叠症状时,家长应立即禁食禁水并送医。超声检查是首选诊断方式,发病24小时内可通过空气灌肠复位,超过48小时或出现肠坏死需手术干预。恢复期应给予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低纤维食物,避免剧烈活动。定期随访排除复发性套叠,注意观察排便情况和腹部体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