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从肛门流脓属于较严重的肛肠疾病表现,需及时就医处理。肛瘘是肛周脓肿破溃或切开引流后形成的慢性感染性管道,脓液持续渗出可能继发感染扩散或全身症状。
肛瘘流脓通常伴随肛门潮湿瘙痒、局部红肿热痛,脓液可能带有血丝或粪渣。长期不愈的瘘管可能形成多个外口,脓液分泌量增多且气味恶臭。部分患者会出现低热、乏力等全身反应,提示感染加重。若脓液引流不畅可能再次形成脓肿,导致疼痛加剧和局部组织坏死。
极少数高位复杂性肛瘘可能穿透括约肌深层,脓液向直肠或阴道方向蔓延,引发盆腔感染或败血症。免疫低下患者可能出现脓毒血症等危重情况,需紧急干预。反复流脓还会导致肛周皮肤湿疹样变或瘢痕增生,增加治疗难度。
肛瘘确诊后应避免自行挤压排脓,保持会阴清洁干燥。日常需限制辛辣刺激饮食,排便后建议用温水清洗肛门。选择透气棉质内裤并勤换洗,避免久坐压迫患处。所有肛瘘患者均需专科评估,根据瘘管类型选择挂线疗法、瘘管切除或生物补片修复等手术治疗。
痔疮与肛瘘是两种不同的肛肠疾病,主要区别在于发病机制、症状表现及治疗方法。痔疮是直肠末端或肛管静脉丛曲张形成的团块,肛瘘则是肛周脓肿破溃后形成的异常管道。
1、发病机制痔疮主要由肛垫下移或静脉回流受阻导致,长期便秘、久坐等可诱发。肛瘘多继发于肛腺感染,形成脓肿后穿透皮肤或直肠壁,形成连通内外的瘘管。
2、症状表现痔疮常见便血、肛门肿物脱出及瘙痒,内痔多无痛感,外痔可伴血栓性疼痛。肛瘘典型表现为肛周反复流脓、肿痛,瘘管外口可见皮肤硬结或溃烂。
3、体征检查痔疮通过肛门镜可见黏膜充血或静脉曲张团块。肛瘘需指诊探查瘘管走向,必要时配合肛瘘造影或超声明确管道分支。
4、治疗方法痔疮轻症可用痔疮栓如复方角菜酸酯栓、口服地奥司明片等药物,严重者需胶圈套扎或吻合器痔切除术。肛瘘必须手术清除瘘管,常用挂线疗法或肛瘘切开术。
5、复发概率痔疮经规范治疗复发率较低,但诱因持续存在可能反复发作。肛瘘若术中未彻底清除内口或分支瘘管,易导致复发。
日常需保持排便通畅,避免久坐久蹲,便后清洁肛门。痔疮患者可温水坐浴缓解症状,肛瘘术后需定期换药。若出现肛门持续疼痛、分泌物增多或发热,应及时就医排查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