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是一组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血症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主要由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加导致。
1、病因机制肾病综合征的发病与肾小球滤过屏障损伤有关。原发性病因包括微小病变型肾病、膜性肾病等;继发性病因可能由糖尿病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引起。免疫复合物沉积、足细胞损伤等因素可导致蛋白质异常漏出。
2、典型症状患者会出现眼睑及双下肢凹陷性水肿,严重者可出现胸腹水。尿液可见大量泡沫且持久不散,实验室检查显示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过3.5克,血清白蛋白低于30克/升,常伴有高胆固醇血症。
3、诊断标准诊断需满足尿蛋白大于3.5克/天和血浆白蛋白低于30克/升两项核心指标,同时排除其他可能导致蛋白尿的疾病。肾活检可明确病理类型,常见的有微小病变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等。
4、治疗方案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片、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片等药物控制原发病。同时需使用缬沙坦胶囊等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减少蛋白尿,配合利尿剂如呋塞米片缓解水肿,严重低蛋白血症需输注人血白蛋白。
5、并发症管理需重点防治血栓栓塞、急性肾损伤等并发症。患者可能出现自发性静脉血栓,需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抗凝。感染风险增高时可预防性使用头孢呋辛酯片,营养不良者需补充复方α-酮酸片。
患者应保持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每日食盐摄入控制在3克以内,优先选择鸡蛋、鱼肉等生物价高的蛋白质。避免剧烈运动防止血栓形成,定期监测尿常规和肾功能。注意皮肤清洁预防感染,水肿期间需记录每日出入量。若出现呼吸困难或尿量锐减需立即就医。
狼疮性肾炎与肾病综合征是两种不同的肾脏疾病,狼疮性肾炎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肾病综合征则是一组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等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狼疮性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肾脏的表现,患者可能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肾功能衰竭。狼疮性肾炎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肾脏病理活检,治疗上常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控制病情发展。肾病综合征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糖尿病肾病等,主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度水肿和高脂血症。肾病综合征的治疗需根据病因制定方案,常用药物包括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
狼疮性肾炎患者需要长期随访监测肾功能和免疫指标,避免感染等诱发因素。肾病综合征患者应注意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控制血压和血糖。两种疾病都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定期复查相关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