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在CT影像中主要表现为胰腺体积增大、密度不均、胰周渗出、假性囊肿形成以及局部坏死等特征。急性胰腺炎的CT表现主要有胰腺实质改变、胰周积液、脂肪坏死、出血征象以及并发症表现。
1、胰腺实质改变急性胰腺炎早期CT可见胰腺弥漫性或局限性肿大,实质密度减低,增强扫描时强化程度减弱。水肿型胰腺炎表现为均匀低密度影,坏死型胰腺炎则呈现斑片状无强化区。胰腺边缘模糊不清,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可能伴随胰管扩张。
2、胰周积液胰周脂肪间隙模糊,可见液体密度影积聚,常见于小网膜囊、肾前间隙及结肠旁沟等区域。积液范围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可单发或多发,CT值通常在10-20HU之间。重症患者可能出现广泛腹膜后积液,甚至蔓延至盆腔。
3、脂肪坏死胰腺及周围脂肪组织出现片状低密度区,CT值低于-30HU,增强扫描无强化。脂肪坏死区域边界不清,可能伴有气泡影,提示感染可能。这种表现多见于重症急性胰腺炎,常与胰腺实质坏死同时存在。
4、出血征象出血性胰腺炎在CT上表现为胰腺内或胰周高密度影,CT值可达50-90HU,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出血可局限在胰腺内,也可扩散至腹膜后间隙。随时间推移,出血灶密度逐渐减低,可能演变为假性囊肿。
5、并发症表现CT可显示急性胰腺炎的各种并发症,包括假性囊肿、脓肿、门静脉血栓形成等。假性囊肿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囊性病变,囊壁可有强化。脓肿则表现为含气液平面的囊性病变,周围可见强化环。血管并发症包括静脉血栓形成和假性动脉瘤。
急性胰腺炎患者应严格禁食,避免加重胰腺负担。恢复期饮食需从流质逐渐过渡到低脂饮食,限制每日脂肪摄入量。避免饮酒及暴饮暴食,控制血脂和血糖水平。定期复查CT评估病情变化,出现持续腹痛、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使用胰酶替代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进行营养支持治疗。
急性胰腺炎患者死亡时间通常在发病后1-7天,具体与病情严重程度、并发症及治疗时机密切相关。重症急性胰腺炎若合并多器官衰竭,可能在24-72小时内危及生命。
急性胰腺炎分为轻症和重症两种类型。轻症患者经规范治疗通常1-2周可恢复,死亡率极低。重症患者因胰腺组织广泛坏死,易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导致肺、肾、心等多器官功能障碍。这类患者死亡风险集中在发病初期3-5天,主要死因包括感染性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部分晚期死亡病例可能与继发胰腺脓肿、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有关。及时进行液体复苏、禁食胃肠减压、抑制胰酶分泌等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
建议患者出现持续上腹痛伴呕吐、发热等症状时立即就医。治疗期间需严格禁食,通过静脉营养支持维持机体需求。恢复期应避免高脂饮食、酒精摄入等诱因,定期复查血淀粉酶及腹部影像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