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患者饮食需严格控制蛋白质、钠、钾、磷的摄入量,同时保证足够热量。主要有优质蛋白选择、低钠饮食、低钾饮食、低磷饮食、水分控制等注意事项。
1、优质蛋白选择尿毒症患者应选择高生物价蛋白如鸡蛋清、牛奶、鱼肉等,每日摄入量需根据肾功能分期调整。这类蛋白利用率高且代谢废物少,可减轻肾脏负担。避免食用豆制品等植物蛋白,因其含非必需氨基酸较多可能加重氮质血症。
2、低钠饮食每日钠摄入量应限制在2000毫克以内,避免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等高钠食物。烹调时用醋、柠檬汁等代替食盐,外出就餐需涮洗菜肴。钠摄入过多会导致水肿和高血压,加速肾功能恶化。
3、低钾饮食需限制香蕉、橙子、土豆、菌菇等高钾食物摄入,蔬菜应先切后泡再焯水。血钾超过5.5mmol/L可能引发心律失常,严重时需配合降钾树脂治疗。定期监测血钾水平对调整饮食方案很重要。
4、低磷饮食避免动物内脏、坚果、可乐等高磷食物,必要时需服用磷结合剂。血磷升高会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肾性骨病,每日磷摄入建议控制在800-1000毫克。奶制品应选择低磷配方产品。
5、水分控制无尿患者每日液体入量应为前日尿量加500毫升,需计量所有流质食物。体重增长每天不超过1公斤,透析间期不超过干体重的3%-5%。过量饮水可能导致心衰和肺水肿等并发症。
尿毒症患者需定期监测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根据检验结果动态调整饮食方案。建议采用蒸煮炖等低温烹饪方式,避免煎炸烧烤。可咨询临床营养师制定个性化食谱,同时配合适量有氧运动改善代谢。出现食欲减退或营养不良时应及时就医评估。
尿毒症患者通过肾移植手术通常能获得临床治愈,但需终身服用抗排异药物并定期监测。肾移植是目前终末期肾病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
肾移植术后患者肾功能可基本恢复正常,摆脱透析依赖,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移植肾来源于活体亲属供肾或脑死亡捐献者,配型成功且术后规范用药的情况下,移植肾存活时间可达10年以上。术后需严格遵医嘱使用他克莫司胶囊、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等免疫抑制剂预防排斥反应,同时监测血药浓度调整剂量。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移植肾失功,主要与慢性排斥反应、原发病复发或药物毒性有关。部分患者因长期免疫抑制可能继发感染、肿瘤或代谢性疾病。若移植肾丧失功能需重新进入透析等待二次移植,此时治愈概率会降低。
肾移植术后需保持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每日饮水量控制在2000毫升左右,避免剧烈运动碰撞移植肾区域。定期复查肾功能、电解质及药物浓度,出现发热、尿量减少或移植肾区疼痛需立即就医。建议戒烟限酒并接种流感疫苗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