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进性肾炎的病因主要有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或毒物损伤、遗传因素等。急进性肾炎是一种病情进展迅速的肾小球肾炎,可导致肾功能急剧恶化,需及时就医治疗。
1、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急进性肾炎的常见病因,包括抗肾小球基底膜病、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这些疾病可导致肾小球结构破坏,引发快速进展的肾功能损害。患者可能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等症状。治疗需根据病理类型选择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片、吗替麦考酚酯胶囊等药物,严重时需进行血浆置换。
2、感染性疾病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等感染性疾病可诱发急进性肾炎。病原体或其毒素通过免疫复合物沉积损伤肾小球。患者常伴有发热、乏力等感染症状。治疗需控制感染,使用青霉素V钾片、头孢呋辛酯片等抗生素,同时配合肾脏保护措施。
3、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ANCA相关性血管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肾脏,导致急进性肾炎。自身抗体攻击肾小球基底膜或血管,引起快速肾功能减退。患者可能有关节痛、皮疹等全身症状。治疗需使用甲泼尼龙片、环孢素软胶囊等免疫调节药物,必要时进行免疫吸附治疗。
4、药物或毒物损伤某些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或重金属等肾毒性物质可导致急进性肾炎。药物直接损伤肾小管间质或诱发免疫反应。患者常有明确用药史,伴腰痛、少尿等症状。治疗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使用碳酸氢钠片碱化尿液,严重时需血液净化治疗。
5、遗传因素Alport综合征等遗传性肾病可表现为急进性肾炎。基因突变导致肾小球基底膜结构异常,多在青少年期发病。患者常伴有听力下降、眼部异常等表现。治疗以延缓肾功能恶化为目标,可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片,终末期需肾脏替代治疗。
急进性肾炎患者应严格限制钠盐摄入,每日控制在3克以内,避免高蛋白饮食加重肾脏负担。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定期监测血压、尿量变化。保持皮肤清洁,预防感染。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出现水肿加重、尿量明显减少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急进性肾炎的症状主要有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快速恶化。急进性肾炎是一种病情进展迅速的肾小球疾病,通常表现为肾功能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
1、血尿急进性肾炎患者可能出现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尿液呈现洗肉水样或浓茶色。血尿是由于肾小球基底膜受损,红细胞从血管内漏出至尿液中导致。患者可能伴有尿频、尿急等排尿不适感。血尿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不一定相关,但持续血尿需警惕肾功能进一步恶化。
2、蛋白尿患者尿液中蛋白质含量明显增高,可能出现大量泡沫尿。蛋白尿反映肾小球滤过屏障受损,大量蛋白质从尿液中丢失。长期大量蛋白尿可导致低蛋白血症,表现为眼睑、颜面部水肿。蛋白尿程度与肾小球病变严重程度相关,是评估病情的重要指标。
3、水肿患者常见双下肢凹陷性水肿,严重者可出现全身水肿。水肿主要与低蛋白血症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以及水钠潴留有关。水肿多从眼睑和下肢开始,逐渐向上蔓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胸腔积液、腹水等严重表现。
4、高血压多数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可能与水钠潴留、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有关。高血压可加重肾脏损害,形成恶性循环。严重高血压可能导致头痛、视物模糊等高血压脑病表现。控制血压是治疗的重要环节。
5、肾功能快速恶化患者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在数天至数周内快速升高,表现为少尿或无尿。肾功能恶化速度远超慢性肾炎,可在短期内发展为终末期肾病。部分患者需要紧急透析治疗。肾功能恶化程度是判断预后的关键指标。
急进性肾炎患者应注意卧床休息,限制水钠摄入,避免剧烈运动。饮食上应选择优质低蛋白食物,如鸡蛋、牛奶、瘦肉等,控制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同时要定期监测血压、尿量和体重变化。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就医,完善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后尽早开始针对性治疗,以延缓肾功能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