褥疮可能引发感染、败血症、骨髓炎、坏死性筋膜炎及皮肤癌变等并发症。褥疮又称压力性溃疡,长期卧床患者因局部组织持续受压导致缺血缺氧,进而发生皮肤及皮下组织损伤。
1、感染褥疮创面易受细菌侵袭,常见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感染。破损皮肤屏障功能丧失后,微生物可侵入深层组织形成蜂窝织炎。感染初期表现为红肿热痛,严重时伴随脓性渗出。需定期清创并使用抗生素软膏,必要时口服抗生素控制感染扩散。
2、败血症重度褥疮感染可能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细菌毒素进入血液循环会导致持续高热、寒战及血压下降。血液培养可检出致病菌,需静脉输注广谱抗生素。延误治疗可能诱发脓毒性休克,需重症监护支持治疗。
3、骨髓炎骶尾部或股骨大转子处褥疮可能累及邻近骨骼。细菌通过溃疡创面侵入骨膜和骨髓腔,引起骨质破坏。X线检查可见骨膜反应或死骨形成,需长期静脉抗生素治疗。慢性骨髓炎可能需手术清除坏死骨组织。
4、坏死性筋膜炎深层褥疮可能诱发软组织快速坏死。产气荚膜杆菌等厌氧菌感染会导致筋膜层广泛坏死,皮肤出现紫黑色斑块。病情进展迅猛,需紧急手术清创联合高压氧治疗。延误处理可能需截肢挽救生命。
5、皮肤癌变慢性不愈的褥疮可能发生鳞状细胞癌变。长期炎症刺激导致细胞异常增殖,溃疡边缘出现菜花样肿物。病理活检可确诊,需扩大切除并植皮修复。癌变概率与褥疮病程长短呈正相关。
预防褥疮并发症需每2小时协助患者翻身,使用气垫床分散压力。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每日检查骨突部位。营养支持应保证每日每公斤体重1.2-1.5克蛋白质摄入,补充维生素C和锌促进创面愈合。发现皮肤发红或破损应立即采取减压措施,出现发热或创面恶臭需及时就医。对于已形成的褥疮,需专业伤口护理团队进行分级处理,避免盲目使用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