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高症患者能否顺产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决定,轻度妊高症在血压控制稳定且无其他并发症时通常可以顺产,中重度妊高症或出现胎盘早剥、子痫等情况时需选择剖宫产。妊高症即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等类型。
轻度妊高症孕妇若血压控制在安全范围,尿蛋白阴性,胎儿发育正常且无其他并发症,经产科医生评估后可能获得阴道分娩机会。此时需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分娩过程中可能使用降压药物,必要时进行会阴侧切或产钳助产。产后仍需持续监测血压,预防子痫发作。
当出现血压持续超过160/110mmHg、尿蛋白阳性、血小板减少、肝功能异常等子痫前期表现,或发生抽搐、胎盘早剥、胎儿窘迫等危急情况时,必须立即终止妊娠并选择剖宫产。这类情况下强行顺产可能导致产妇脑血管意外、多器官衰竭,或引发胎儿缺氧、死产等严重后果。
妊高症孕妇应定期进行血压监测、尿常规检查和胎心监护,保证每日蛋白质摄入,控制钠盐摄入量,避免过度劳累。出现头痛、视物模糊、上腹痛等危险信号时需立即就医。无论选择何种分娩方式,均需在三级医院由产科与麻醉科团队协作完成,产后仍需继续监测血压至产后12周。
易患妊高症的危险人群包括高龄孕妇、肥胖孕妇、多胎妊娠孕妇、慢性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肾脏疾病患者、初产妇、有妊高症家族史者以及妊娠间隔时间过短者。
高龄孕妇指年龄超过35岁的孕妇,由于血管弹性下降,妊娠期更易出现血压异常。肥胖孕妇体重指数超过30,体内炎症因子水平升高可能损伤血管内皮功能。多胎妊娠孕妇子宫张力增加导致胎盘缺血缺氧,可能诱发血压升高。慢性高血压患者妊娠前已存在血管病变基础,妊娠期血压控制难度加大。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可造成血管内皮损伤,增加妊高症风险。肾脏疾病患者排泄功能受损,水钠潴留可能加重高血压症状。初产妇子宫胎盘血管网络发育不完善,胎盘灌注不足可能引发血压异常。有妊高症家族史者存在遗传易感性,血管紧张素原基因多态性可能影响血压调节。妊娠间隔时间不足18个月者,母体营养储备未完全恢复,可能增加妊娠期血管负担。
建议高危人群孕前进行血压监测和体重管理,孕期定期产检并保持低盐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