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炎可通过多喝水、调整饮食、使用抗生素、热敷会阴、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膀胱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尿路梗阻、免疫力低下、不良卫生习惯、药物刺激等原因引起。
1、多喝水每日饮用2000-3000毫升水有助于稀释尿液并冲刷尿道,减少细菌在膀胱内的滞留时间。建议选择温开水或淡盐水,避免含糖饮料及酒精。排尿时尽量排空膀胱,不要憋尿。若存在肾功能异常或水肿,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饮水量。
2、调整饮食减少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咖啡的摄入,限制高糖食物以防细菌繁殖。可适量食用蔓越莓、酸奶等富含益生菌的食物,但避免过量摄入酸性水果。合并糖尿病者需严格控制血糖,高尿酸患者应低嘌呤饮食。
3、使用抗生素细菌性膀胱炎需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胶囊、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抗生素,疗程通常3-7天。用药期间禁止自行停药或更换药物,真菌性感染需改用氟康唑胶囊。妊娠期患者应避免使用喹诺酮类抗生素。
4、热敷会阴将40℃左右的热毛巾敷于下腹部或会阴部15-20分钟,每日2-3次可缓解膀胱痉挛性疼痛。注意避免烫伤皮肤,合并肉眼血尿或发热时应停止热敷。可配合温水坐浴,但女性月经期禁用此方法。
5、定期复查完成抗生素治疗后需复查尿常规,确认感染是否清除。反复发作患者需进行泌尿系超声或膀胱镜检查,排除结石、肿瘤等继发因素。长期留置导尿管者应每2周更换导管,并监测尿培养结果。
膀胱炎患者需穿着透气棉质内裤,避免久坐和骑行压迫会阴。性交后及时排尿,更年期女性可局部使用雌激素软膏。若出现寒战、腰痛或血尿加重,提示可能进展为肾盂肾炎,须立即就医。日常可练习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功能,但急性期应暂停运动。
老年性膀胱炎可通过调整饮水习惯、局部热敷、遵医嘱使用抗生素、中药调理、膀胱灌注治疗等方式改善。老年性膀胱炎通常与泌尿系统功能退化、免疫力下降、尿路梗阻、细菌感染、慢性疾病等因素有关。
1、调整饮水习惯每日保持1500-2000毫升饮水量有助于稀释尿液并促进细菌排出。建议分次少量饮用温水,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增加膀胱负担。可适当饮用蔓越莓汁,其含有的原花青素可能抑制大肠杆菌黏附膀胱黏膜。避免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饮品。
2、局部热敷下腹部热敷可缓解膀胱痉挛引起的疼痛不适。使用40℃左右热水袋包裹毛巾敷于耻骨上方,每次15-20分钟,每日重复进行2-3次。热敷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但皮肤感觉迟钝者需防止烫伤。合并血尿或发热时应暂停热敷。
3、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细菌感染需根据尿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呋辛酯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可覆盖大肠杆菌等常见致病菌。使用抗生素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完成规定疗程避免耐药性产生。不可自行购买抗菌药物服用。
4、中药调理湿热下注证可选用八正颗粒清热利湿,肾气不足者适用金匮肾气丸温阳化气。中药汤剂如车前草、金钱草等利尿通淋药材需由中医师辨证配伍。注意中药与西药服用间隔2小时以上,长期服用需定期复查电解质。
5、膀胱灌注治疗顽固性膀胱炎可采用透明质酸钠膀胱灌注修复黏膜屏障,或庆大霉素灌注控制局部感染。需由泌尿外科医生操作,灌注后保留药液30分钟再排出。灌注期间可能出现尿频加重,通常2-3次治疗后症状逐步缓解。
老年患者需注意会阴清洁,每日更换棉质内裤。养成定时排尿习惯,避免憋尿。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适量食用冬瓜、薏仁等利水食材,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症状反复或出现血尿、腰痛时应及时复查尿常规与泌尿系统超声。长期卧床者需定期翻身拍背预防尿路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