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退烧药一般在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使用。发热是儿童常见症状,退烧药的使用需结合儿童精神状态、基础疾病、发热原因等因素综合判断。体温未超过38.5摄氏度但伴有明显不适时也可考虑用药,主要影响因素有发热原因、药物种类、儿童年龄、体重、用药史等。
1. 发热原因感染性发热如感冒、扁桃体炎等常见病因,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可考虑使用退烧药。非感染性发热如疫苗接种反应、暑热症等,若儿童精神状态良好,可优先物理降温。中暑等特殊情况需立即就医,不宜自行使用退烧药。
2. 药物种类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3个月以上婴幼儿,布洛芬适用于6个月以上儿童。两种药物均需按体重计算剂量,避免超量使用。阿司匹林禁用于儿童退热,可能引起瑞氏综合征。栓剂与口服剂型选择需考虑儿童接受度。
3. 儿童年龄3个月以下婴儿发热需立即就医,不宜自行用药。3-6个月婴儿建议优先使用对乙酰氨基酚。6岁以上儿童可考虑交替使用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但需严格间隔4-6小时。早产儿或低体重儿用药需医生指导。
4. 体重标准对乙酰氨基酚按每次10-15毫克/千克体重给药,24小时内不超过5次。布洛芬按每次5-10毫克/千克体重给药,24小时内不超过4次。用药前需准确测量体重,避免按年龄估算剂量。体重超过40千克儿童可按成人剂量下限用药。
5. 用药史有肝病病史儿童慎用对乙酰氨基酚,肾病患儿慎用布洛芬。哮喘患儿使用布洛芬可能诱发发作。既往有药物过敏史需避免同类药物。正在服用抗凝药、激素等特殊药物时,需医生评估药物相互作用。
儿童发热期间应保持室内通风,穿着轻薄透气衣物,适当增加温水摄入。可配合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方法,但禁用酒精擦浴。发热超过3天或伴有皮疹、抽搐、意识改变等症状需及时就医。退烧药使用后体温未降或反复升高超过24小时,应寻求儿科医生帮助。发热期间注意观察儿童尿量、活动度、饮食情况等变化,避免脱水发生。体温监测建议使用电子体温计测量腋温或耳温,水银体温计存在安全隐患不建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