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多动症在症状严重影响学习、社交或家庭生活,且行为干预效果不佳时,通常需要药物治疗。多动症可能与遗传、脑功能异常、环境刺激等因素有关,表现为注意力缺陷、活动过度、冲动行为等核心症状。
当儿童因注意力不集中导致学业成绩持续下滑,或频繁因冲动行为与同伴发生冲突,行为矫正训练和家庭教育调整仍无法改善时,医生可能建议启动药物治疗。部分患儿合并对立违抗障碍、焦虑障碍等共患病,单纯心理干预难以控制症状,此时药物可帮助调节脑内神经递质平衡。药物选择需严格评估患儿体质、症状特点及药物不良反应风险,常用盐酸哌甲酯缓释片、盐酸托莫西汀胶囊等处方药。
少数情况下,如患儿对行为治疗反应良好,或症状轻微未影响社会功能,可暂缓用药。低龄儿童6岁以下首选非药物干预,除非存在严重攻击或自伤行为。药物使用期间需定期监测生长发育、心血管指标及情绪变化,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家长应配合医生记录孩子服药前后的行为变化,保持与学校的沟通,同步进行行为管理训练。保证规律作息和富含优质蛋白的饮食,限制高糖食品摄入。若出现食欲减退、失眠等药物不良反应,应及时复诊评估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