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主要分为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四种类型,其中腺瘤性息肉具有潜在恶变风险。
1、增生性息肉增生性息肉是最常见的非肿瘤性息肉,多发生于直肠和乙状结肠,通常体积较小且恶变概率极低,可能与慢性炎症刺激有关。
2、炎性息肉炎性息肉继发于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等肠道炎症性疾病,属于黏膜修复过程中的异常增生,需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3、腺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属于癌前病变,根据组织学可分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混合型腺瘤,其中绒毛状腺瘤恶变概率超过15%。
4、错构瘤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多见于黑斑息肉综合征等遗传性疾病,由正常组织异常排列形成,可能伴随皮肤黏膜色素沉着等特征性表现。
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肠镜检查,发现息肉应及时切除并送病理检查,日常需保持高纤维饮食并控制红肉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