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运动损伤可通过制动休息、冰敷处理、加压包扎、抬高患肢等方式治疗。急性运动损伤通常由外力撞击、肌肉拉伤、关节扭伤、骨折脱位等原因引起。
1、制动休息立即停止运动避免二次损伤,使用支具或绷带固定受伤部位,减少局部组织出血和肿胀。肌肉拉伤可能与热身不足或动作错误有关,通常表现为局部疼痛和活动受限。
2、冰敷处理伤后48小时内每2小时冰敷15分钟,可收缩血管减轻肿胀。关节扭伤可能与落地不稳有关,表现为关节周围压痛和淤青,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凝胶、氟比洛芬贴膏等外用药物。
3、加压包扎用弹性绷带适度加压包扎患处,注意观察末梢循环。外力撞击可能导致软组织挫伤,伴随皮下出血和功能障碍,可配合使用云南白药气雾剂等中成药。
4、抬高患肢将受伤肢体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促进静脉回流。骨折脱位需立即就医处理,可能伴随畸形和骨擦音,需通过X线确诊后行石膏固定或手术复位。
恢复期可适当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C促进组织修复,逐步进行康复训练时应避免剧烈运动,若出现持续疼痛或活动障碍需复查影像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