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在中医理论中主要分为肝胆湿热型、肝郁气滞型、脾虚湿困型和肝肾阴虚型四种证型。
1、肝胆湿热多因过食肥甘厚味或外感湿热之邪所致,表现为右胁胀痛、口苦咽干,治疗以清热利湿为主,可选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配合金钱草、茵陈等利胆排石中药。
2、肝郁气滞情志不畅导致肝失疏泄,症状见胁肋胀痛、嗳气频作,常用柴胡疏肝散配合郁金、香附等理气药物,同时需调节情绪。
3、脾虚湿困脾胃虚弱运化失职形成痰湿,常见脘腹胀满、食欲不振,治疗采用参苓白术散加鸡内金、山楂等健脾化湿药物,配合饮食调理。
4、肝肾阴虚久病耗伤阴液所致,表现为隐痛绵绵、腰膝酸软,常用一贯煎配合枸杞子、女贞子等滋阴药物,需避免熬夜伤阴。
中医治疗需辨证施治,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用药,同时注意低脂饮食和规律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