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食疗可适量食用百合、银耳、莲藕、梨、山药等食物,有助于滋阴润燥、调理胃肠。秋季气候干燥,易出现口干咽燥、皮肤干痒等症状,适当选择应季食材能帮助缓解秋燥。
一、食物1、百合百合性微寒,归心肺经,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的功效。秋季食用鲜百合或干品可缓解干咳无痰、虚烦失眠等症状,适合与银耳、莲子搭配煮粥。百合含秋水仙碱,需充分煮熟后食用,脾胃虚寒者不宜过量。
2、银耳银耳富含植物胶质和膳食纤维,能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秋季用银耳炖雪梨或红枣可改善皮肤干燥、便秘等问题。银耳需冷水泡发后去除根部硬结,糖尿病患者食用时不宜加糖。
3、莲藕莲藕生用清热凉血,熟用健脾开胃。秋季新鲜莲藕可榨汁缓解咽喉肿痛,或与排骨炖汤滋补。莲藕淀粉含量较高,血糖异常者需控制摄入量,脾胃虚弱者建议煮熟食用。
4、梨梨能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秋季直接食用或蒸煮后食用可缓解秋燥咳嗽。梨皮中石细胞含量较高,胃肠敏感者建议去皮食用。风寒咳嗽或便溏者不宜多食生梨。
5、山药山药补脾养胃、益肺补肾,适合秋季脾胃虚弱者食用。鲜山药可蒸煮或煲粥,含黏液蛋白能保护胃黏膜。山药接触皮肤可能引发瘙痒,处理时建议戴手套,便秘人群不宜过量食用。
二、药物1、养阴清肺丸用于肺阴不足引起的干咳少痰、咽喉干燥,含地黄、麦冬等滋阴成分。服用期间忌食辛辣油腻,感冒咳嗽者不宜使用。
2、川贝枇杷露适用于燥热伤肺导致的咳嗽痰黏,含川贝母、枇杷叶等润肺药材。糖尿病患者应选择无糖剂型,风寒咳嗽者禁用。
3、参苓白术散调理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大便溏薄,含人参、茯苓等健脾成分。实热证及感冒发热期间不宜服用。
4、六味地黄丸改善肾阴亏虚导致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由熟地黄、山茱萸等组成。脾虚便溏者需慎用,服药期间避免熬夜。
5、玉屏风颗粒用于表虚不固所致的自汗恶风,含黄芪、白术等益气固表成分。外感发热时暂停服用,过敏体质者需遵医嘱使用。
秋季饮食宜遵循"少辛增酸"原则,减少葱姜蒜等辛散食物,增加山楂、葡萄等酸味食材。每日饮水保持1500-2000毫升,可适量饮用菊花枸杞茶。早晚温差较大时注意及时增减衣物,适度进行八段锦、散步等舒缓运动。若出现持续干咳、皮肤皲裂等症状加重,建议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