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量饮用葡萄酒可能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但效果有限且存在个体差异。葡萄酒中的多酚类物质(如白藜芦醇)具有抗氧化作用,可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但过量饮酒会抵消潜在益处并增加其他健康风险。
葡萄酒中的多酚类成分能抑制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减少血管壁炎症反应,从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部分观察性研究显示,地中海地区每日饮用150毫升以内红葡萄酒的人群,冠心病发病率相对较低。这种保护作用与酒精促进高密度脂蛋白合成、抑制血小板聚集等机制有关。但需要强调的是,这些研究结果受饮食结构、运动习惯等混杂因素影响。
酒精本身属于1类致癌物,长期过量摄入会导致高血压、房颤、肝硬化等疾病。世界心脏联盟指出,任何剂量的酒精都无法被推荐为心血管保护措施。对于已有肝病、胰腺炎或酒精代谢基因缺陷者,即使少量饮酒也可能诱发疾病发作。孕妇、青少年及服用抗凝药物者更应严格禁酒。
保持心血管健康的核心措施仍是均衡饮食、规律运动和戒烟。若选择饮酒,健康成年男性每日酒精摄入不宜超过25克(约250毫升葡萄酒),女性不超过15克。建议优先通过深色浆果、坚果等食物获取抗氧化物质,既避免酒精风险又能获得相似营养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