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免流产通常由胚胎染色体异常、母体内分泌失调、子宫结构异常、感染等因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清宫等方式干预。
1. 胚胎因素胚胎染色体异常是早期流产主要原因,约占50%以上。可能与父母遗传或受精卵分裂错误有关,通常表现为妊娠8周内无胎心胎芽,需行清宫术并送检胚胎组织。
2. 内分泌异常黄体功能不足、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导致孕激素分泌不足。可能伴随月经紊乱或泌乳素升高,可通过黄体酮胶囊、地屈孕酮片等药物进行黄体支持治疗。
3. 子宫病变子宫纵隔、宫腔粘连等结构异常影响胚胎着床。多伴有月经量少或痛经症状,需通过宫腔镜手术矫正,术后可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改善内膜血流。
4. 感染因素弓形虫、风疹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可能导致胚胎停育。常伴有发热或阴道分泌物异常,确诊后需使用阿奇霉素片、更昔洛韦胶囊等抗感染治疗。
建议流产后间隔3-6个月再孕,期间补充叶酸片并监测基础体温,避免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