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导性腹痛的诊断需结合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及特殊检查综合判断。传导性腹痛通常由腹腔内脏器病变引起,疼痛可放射至体表特定区域,常见病因包括胆囊炎、胰腺炎、泌尿系统结石等。
1、病史采集详细询问腹痛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传导性腹痛多表现为钝痛或绞痛,可能伴随恶心、发热或排尿异常。需了解既往病史、手术史及用药情况,有助于判断原发病灶。例如右上腹痛向右肩放射可能提示胆囊疾病,下腹痛向会阴部放射需考虑泌尿系统结石。
2、体格检查通过触诊定位压痛点和反跳痛,评估肌紧张程度。传导性腹痛的压痛点常与病变脏器解剖位置相关,如麦氏点压痛可能提示阑尾炎。听诊肠鸣音变化可辅助判断肠梗阻等急腹症。深部触诊可能诱发远离原发部位的牵涉痛,此为传导性腹痛的特征性表现。
3、影像学检查腹部超声可筛查胆囊结石、肾结石等常见病因,具有无创、便捷的优势。CT检查能清晰显示腹腔脏器结构和炎症范围,对胰腺炎、肠梗阻等疾病诊断价值较高。X线平片有助于发现肠穿孔导致的膈下游离气体,但软组织分辨率有限。
4、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可判断感染程度,白细胞升高提示细菌性炎症。血淀粉酶和脂肪酶升高是胰腺炎的重要依据。尿常规检查发现红细胞可能提示泌尿系统结石或感染。肝功能异常可能反映肝胆系统疾病,需结合肿瘤标志物排除恶性肿瘤。
5、特殊检查内镜检查可直接观察消化道黏膜病变,胃镜对胃炎、溃疡诊断准确率高。逆行胰胆管造影能明确胆管结石和胰腺导管病变。腹腔穿刺抽取腹水进行生化检查,有助于鉴别腹腔感染或出血。对于疑难病例,腹腔镜探查兼具诊断和治疗价值。
诊断传导性腹痛需注意疼痛特点与原发病的对应关系,避免漏诊危及生命的急腹症。建议腹痛持续超过6小时或伴随高热、呕吐、意识改变时立即就医。日常应保持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劳累,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潜在消化系统疾病。确诊后需严格遵医嘱治疗原发病,不可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