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杏子需要注意适量食用、避免果核中毒、特殊人群慎食等问题。杏子富含维生素A、膳食纤维等营养素,但过量可能引发胃肠不适。
杏子含有较多有机酸和膳食纤维,空腹大量食用可能刺激胃黏膜,导致反酸、腹胀等症状。建议每日食用不超过5-8颗,最好在餐后1小时食用。未成熟杏子中氰苷含量较高,食用后可能引起头晕、恶心等中毒反应,应选择完全成熟的橙黄色果实。果核中的苦杏仁苷水解后会释放氢氰酸,误食10-15粒可能引发中毒,需特别注意儿童误食风险。
糖尿病患者需控制摄入量,每100克杏肉含碳水化合物约9克,建议单次食用不超过2颗。胃肠功能较弱者可能出现腹泻,可去皮减少纤维刺激。过敏体质者首次食用应少量尝试,观察是否出现皮肤瘙痒、口唇肿胀等过敏反应。服用降压药期间需谨慎,杏子中钾含量较高可能影响药物效果。孕妇不宜过量食用,避免诱发宫缩。
选择杏子时注意表皮完整无腐烂斑点,成熟果实略带香气且轻捏有弹性。储存时置于阴凉通风处,冷藏可保存3-5天。食用前用流水冲洗表面农残,去皮可进一步减少刺激。若出现口舌发麻、呼吸困难等中毒症状,应立即催吐并就医。建议将杏子纳入多样化饮食,与苹果、梨等水果交替食用,避免单一营养素过量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