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糖尿病可适量食用燕麦、深海鱼、西蓝花、苦瓜、绿茶等食物,也可遵医嘱使用二甲双胍片、阿卡波糖片、格列美脲片、吡格列酮片、西格列汀片等药物。建议定期监测血糖,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干预。
一、食物燕麦富含膳食纤维,可延缓葡萄糖吸收,有助于稳定餐后血糖。选择未加工的燕麦片,避免含糖即食产品,每日摄入量控制在50-100克为宜,可与牛奶或无糖酸奶搭配食用。
二、食物深海鱼如三文鱼、沙丁鱼含ω-3脂肪酸,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每周食用2-3次,每次100-150克,建议采用清蒸或烤制方式,避免油炸。合并高尿酸血症者需控制摄入量。
三、食物西蓝花含铬元素和硫代葡萄糖苷,能促进胰岛素作用。每日建议摄入200-300克,焯水凉拌或快炒可保留营养。甲状腺功能异常者不宜大量生食。
四、食物苦瓜中的苦瓜苷具有类胰岛素作用,可凉拌或榨汁饮用,每日100-200克为宜。脾胃虚寒者应少量食用,避免空腹饮用苦瓜汁。
五、食物绿茶中的茶多酚能抑制糖苷酶活性,建议每日饮用3-4杯淡茶,避免睡前饮用。胃溃疡患者应减少浓度,贫血者需与补铁剂间隔2小时服用。
一、药物二甲双胍片通过抑制肝糖输出改善胰岛素抵抗,适用于肥胖型糖尿病前期患者。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胃肠不适,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二、药物阿卡波糖片延缓碳水化合物分解,适合以主食为主的饮食结构者。可能引起腹胀,需与第一口饭同服,炎症性肠病患者禁用。
三、药物格列美脲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用于存在胰岛素分泌缺陷者。需警惕低血糖风险,肝功能异常者需调整剂量。
四、药物吡格列酮片增加脂肪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适用于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可能引起水肿,心功能不全者慎用。
五、药物西格列汀片通过抑制DPP-4酶延长肠促胰素作用,餐后血糖控制不佳者可考虑。常见不良反应包括鼻咽炎,胰腺炎病史者禁用。
预防糖尿病需建立综合管理方案,每日保持30分钟以上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进行2次抗阻训练。控制精制糖和饱和脂肪摄入,BMI超标者应减轻体重5%-10%。40岁以上人群每年检测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有家族史者需提前筛查。出现多饮多尿等症状时及时就医,切勿自行服用降糖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