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木薯时需注意彻底加工去除毒素、控制食用量、避免生食、特殊人群慎食及合理搭配食材。木薯含有天然毒素氰苷,不当处理可能引发中毒。
木薯必须经过浸泡、煮沸或发酵等加工方式破坏氰苷。去皮后切块浸泡于清水中48小时以上,期间多次换水可有效降低毒性。烹饪时需保证水沸后持续加热15分钟以上,避免使用密闭容器防止氰化物挥发蓄积。未充分处理的木薯制品如木薯粉也应煮沸后食用。
健康成人每日食用量建议不超过200克鲜薯,连续食用不宜超过3天。儿童、孕妇及消化功能弱者应减半摄入。生木薯禁止直接食用,其氰苷含量可达处理后的50倍以上。哺乳期妇女食用后可能通过乳汁传递毒素,慢性肝病患者代谢毒素能力下降,这两类人群应尽量避免。
木薯不宜与富含硫氰酸盐的食物同食,如卷心菜、西兰花等十字花科蔬菜会抑制甲状腺对氰化物的代谢。同时空腹食用可能加重胃肠刺激,建议搭配富含蛋白质的豆类或谷物。出现口唇麻木、头晕等中毒症状时,立即停止食用并就医。
选择新鲜木薯时注意表皮无霉斑、切口处无蓝绿色病变。储存时应保持通风干燥,发芽部位含毒素激增须彻底切除。建议将木薯作为主食的补充而非主要来源,交替食用其他根茎类作物可降低毒素蓄积风险。食用木薯地区应注意监测甲状腺功能,长期大量摄入可能影响碘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