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造影是通过向冠状动脉注入造影剂,利用X线成像技术观察血管形态和血流情况的检查手段,主要用于诊断冠心病、评估血管狭窄程度及制定治疗方案。心脏造影的检查方式主要有经皮冠状动脉造影、左心室造影、主动脉根部造影、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等。
1、经皮冠状动脉造影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通过穿刺桡动脉或股动脉插入导管至冠状动脉开口,注入造影剂后实时显示血管病变。该检查能准确判断血管狭窄位置、程度及斑块性质,为支架植入或搭桥手术提供依据。检查前需评估肾功能及过敏史,术后需压迫止血并监测穿刺部位出血情况。
2、左心室造影左心室造影通过导管将造影剂注入左心室腔,评估心室收缩功能、室壁运动情况及瓣膜反流程度。该检查对心肌病、室壁瘤、二尖瓣关闭不全等疾病具有重要诊断价值。检查中可能诱发心律失常,需配备除颤设备。心室造影数据可计算射血分数,帮助判断心力衰竭严重程度。
3、主动脉根部造影主动脉根部造影用于诊断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主动脉窦瘤及夹层等病变。通过高压注射造影剂显示主动脉根部解剖结构,可测量瓣环直径以指导人工瓣膜选择。检查需注意造影剂注射速度过快可能导致血压骤降,老年患者应谨慎进行。
4、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针对特定血管分支进行精细显影,适用于复杂病变或介入治疗中的精准评估。通过不同体位投照可消除血管重叠干扰,清晰显示分叉病变、钙化斑块等细节。该检查对术者操作技术要求较高,需根据血管解剖特点个性化选择导管类型。
5、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属于无创检查,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结合多层螺旋CT重建三维图像。适用于冠心病筛查及支架术后随访,对钙化积分评估有独特优势。检查前需控制心率,对心律不齐患者成像质量可能受影响。辐射暴露量低于传统DSA造影,但肾功能不全者仍需谨慎。
心脏造影检查后应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出血。术后24小时内多饮水促进造影剂排泄,肾功能异常者需监测尿量及肌酐变化。出现心慌、气促等不适需及时就医。日常需控制血压、血糖及血脂,戒烟限酒,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定期复查心电图及心脏超声,结合运动负荷试验评估心脏功能恢复情况。对于确诊冠心病患者,建议低盐低脂饮食并保持适度有氧运动。
脑梗造影检查通常是指脑血管造影,需要通过股动脉或桡动脉穿刺插入导管并注射造影剂完成。
脑血管造影需要在介入手术室进行,患者取平卧位并消毒穿刺部位。医生会在局部麻醉下穿刺股动脉或桡动脉,随后插入导丝和导管,在X线引导下将导管送至颈动脉或椎动脉起始部。注入含碘造影剂后,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可清晰显示脑血管形态,观察是否存在血管狭窄、闭塞或畸形等情况。检查过程中需要监测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术后需压迫穿刺点并卧床休息。
检查前需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等实验室检查,确认无严重肝肾疾病或造影剂过敏史。术后应多饮水促进造影剂排泄,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或血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