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左心衰的抢救措施主要包括体位调整、氧疗、药物治疗、机械辅助通气以及病因治疗。急性左心衰是心脏泵血功能急剧恶化的危重症,需立即干预以防止多器官衰竭。
1、体位调整立即协助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双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降低心脏前负荷。此体位可减轻肺淤血,缓解呼吸困难。避免平卧位导致回心血量增加加重肺水肿。
2、氧疗通过鼻导管或面罩给予高流量吸氧,维持血氧饱和度超过90%。严重缺氧者需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或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氧疗可改善组织缺氧,减少酸中毒对心肌的损害。
3、药物治疗静脉注射呋塞米等利尿剂快速减轻容量负荷,硝酸甘油扩张静脉降低前负荷,吗啡镇静并扩张血管。正性肌力药物如多巴酚丁胺适用于低心排血量患者。所有药物需在心电监护下使用。
4、机械辅助对药物治疗无效的顽固性肺水肿,需考虑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或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机械辅助可暂时替代心脏功能,为病因治疗争取时间。
5、病因治疗针对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心脏瓣膜病等原发病采取再灌注治疗、电复律或急诊手术。解除诱因如感染、贫血、甲亢等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抢救成功后需持续心电监护24-48小时,严格记录出入量,逐步过渡到口服药物治疗。恢复期应限制钠盐摄入,避免剧烈活动,定期复查心功能。患者及家属需掌握心衰加重的预警症状,如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体重骤增等,出现异常及时就医。长期管理包括规范用药、控制基础疾病和定期心脏康复评估。
长期反复咳嗽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避免诱因、增强免疫力、规范用药、环境控制和定期监测。长期反复咳嗽可能与呼吸道感染、过敏、慢性气道疾病等因素有关,需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综合干预。
1、避免诱因减少接触冷空气、烟雾、粉尘等刺激性物质,过敏体质者需远离花粉、宠物皮屑等过敏原。冬季外出佩戴口罩,室内使用加湿器保持空气湿度,避免干燥刺激气道。有胃食管反流者应睡前3小时禁食,抬高床头预防反流。
2、增强免疫力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如快走、太极拳等有氧运动。饮食中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摄入,适量食用银耳、百合等润肺食材。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可降低呼吸道感染风险。
3、规范用药慢性气道疾病患者需遵医嘱长期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孟鲁司特钠等控制药物,避免自行停药。急性发作时可临时使用右美沙芬镇咳,但不宜超过1周。避免滥用抗生素,细菌性感染才需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4、环境控制定期清洁空调滤网,室内湿度维持在40%-60%。使用防螨寝具,每周用60℃以上热水清洗床品。新装修房屋需充分通风,检测甲醛等污染物浓度。公共场所注意通风换气,避免长时间处于密闭空间。
5、定期监测慢性咳嗽患者每3-6个月复查肺功能,过敏体质者定期检测过敏原。记录咳嗽发作时间、诱因及伴随症状,就诊时提供详细病史。出现咯血、呼吸困难或持续发热需立即就医排除结核、肿瘤等疾病。
预防长期反复咳嗽需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保持口腔卫生。每日饮用适量温水,练习腹式呼吸增强膈肌力量。秋冬季节注意颈部保暖,避免骤冷骤热刺激。若咳嗽持续超过8周或加重,应及时进行胸部CT、支气管镜等检查明确病因。合并过敏性鼻炎或哮喘者需同步治疗上呼吸道疾病,减少气道高反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