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可通过补液、胰岛素治疗、纠正电解质紊乱、监测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等方式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通常由胰岛素缺乏、感染、应激、饮食不当、药物使用不当等原因引起。
1、补液: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常伴有严重脱水,需迅速补充液体以恢复血容量。通常使用生理盐水或乳酸林格液,初始补液速度为每小时1000-1500毫升,后续根据患者情况调整。
2、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关键药物,需通过静脉注射速效胰岛素,初始剂量为每小时0.1单位/公斤体重,后续根据血糖水平调整剂量。
3、纠正电解质紊乱: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常伴有低钾血症,需及时补充钾离子。通常使用氯化钾溶液,剂量根据血钾水平调整,补钾过程中需密切监测心电图。
4、监测生命体征: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需密切监测血糖、血酮、电解质、酸碱平衡等指标,以及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预防并发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可能引发脑水肿、急性肾衰竭等严重并发症,需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尿量等,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需注意饮食调节,避免高糖、高脂肪食物,选择低糖、高纤维食物,如全谷物、蔬菜、豆类等。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步行、游泳、骑自行车等,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定期监测血糖,及时就医。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以高血糖、酮症和代谢性酸中毒为特征,常见于1型糖尿病患者或2型糖尿病控制不佳者。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生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有关。当体内胰岛素严重缺乏时,葡萄糖无法被有效利用,机体转而分解脂肪供能,产生大量酮体。酮体在血液中积累导致酸中毒,同时高血糖引发渗透性利尿,造成脱水与电解质紊乱。典型表现包括多饮多尿、恶心呕吐、呼吸深快伴烂苹果味呼气,严重时可出现意识障碍甚至昏迷。实验室检查可见血糖超过13.9mmol/L,血酮升高,动脉血pH值低于7.3。治疗需立即补液纠正脱水,静脉输注胰岛素控制血糖,同时补充电解质。预防关键在于规律监测血糖,避免擅自停用胰岛素,感染等应激状态下需加强血糖管理。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与尿酮,出现口干、乏力等早期症状时及时检测酮体。日常需保持规律饮食与运动,避免酗酒及过度节食。胰岛素治疗者不可随意调整剂量,合并发热、腹泻等疾病时应增加血糖监测频率。建议每3-6个月检查糖化血红蛋白,长期平稳控制血糖是预防酮症酸中毒的根本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