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1型糖尿病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主要表现为高血糖、酮症和代谢性酸中毒。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通常由胰岛素缺乏、感染、饮食不当等因素引起,可能出现多饮多尿、腹痛、呼吸深快等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补液、胰岛素治疗和电解质调整。
1. 胰岛素缺乏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最常见的原因是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1型糖尿病患儿胰岛素分泌严重缺乏,导致葡萄糖无法被利用,脂肪分解产生大量酮体。这种情况需要立即静脉注射胰岛素,常用药物包括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等。同时需要密切监测血糖和酮体水平,根据检测结果调整胰岛素用量。
2. 感染因素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等常见感染可能诱发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感染会导致应激激素分泌增加,拮抗胰岛素作用。患儿可能出现发热、咳嗽、尿频等症状。在控制血糖的同时,需要针对感染使用抗生素治疗,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头孢克洛颗粒等。家长需注意观察孩子体温变化和感染症状。
3. 饮食不当过量摄入高糖高脂食物或突然中断胰岛素治疗都可能诱发酮症酸中毒。患儿可能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状。治疗时需要严格计算热量摄入,逐步调整饮食结构。家长应帮助孩子建立规律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或长时间空腹。
4. 应激状态手术创伤、严重外伤或精神应激可能导致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应激状态下肾上腺素等激素分泌增加,会升高血糖。这种情况需要积极处理原发疾病,同时加强血糖监测。必要时可使用地塞米松注射液等糖皮质激素,但需谨慎调整胰岛素用量。
5. 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利尿剂可能干扰糖代谢,诱发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用药后可能出现多尿、口渴加重等症状。治疗时需要评估药物必要性,调整或停用相关药物。家长需告知医生孩子正在使用的所有药物,包括非处方药和保健品。
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出院后,家长需帮助孩子建立规律的血糖监测和胰岛素注射习惯。饮食上要保证营养均衡,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适当增加膳食纤维。鼓励孩子进行适度运动,但避免剧烈活动导致低血糖。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和肾功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保持良好作息,预防感染,如有不适症状及时就医。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胰岛素注射液、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甘精胰岛素注射液、利拉鲁肽注射液、达格列净片等药物控制血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需紧急就医处理,不可自行用药。
一、胰岛素注射液胰岛素注射液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首选药物,能快速降低血糖并抑制酮体生成。该药物通过皮下或静脉注射给药,起效迅速,适用于急性高血糖状态。使用期间需密切监测血糖和血酮水平,避免低血糖发生。常见剂型包括短效胰岛素注射液和中效胰岛素注射液。
二、门冬胰岛素注射液门冬胰岛素注射液属于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可在餐前立即注射控制餐后血糖。对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该药物能配合基础胰岛素使用,帮助稳定全天血糖波动。需注意注射后30分钟内必须进食,防止低血糖反应。
三、甘精胰岛素注射液甘精胰岛素注射液是长效基础胰岛素,能提供持续24小时的血糖控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在急性期处理后,可使用该药物维持基础胰岛素水平。需每日固定时间皮下注射,不可随意调整剂量。
四、利拉鲁肽注射液利拉鲁肽注射液属于GLP-1受体激动剂,能促进胰岛素分泌并抑制胰高血糖素释放。对于部分2型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辅助使用。该药物需每日一次皮下注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不适。
五、达格列净片达格列净片是SGLT-2抑制剂,通过促进尿糖排泄降低血糖。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恢复期,部分患者可遵医嘱使用该药物。需注意该药可能增加泌尿系统感染风险,服药期间应多饮水并监测尿酮体。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除药物治疗外,需严格遵循糖尿病饮食原则,每日分5-6餐进食,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急性期过后应逐步恢复适量运动,如散步、游泳等有氧活动,每周至少150分钟。定期监测血糖、尿酮体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避免过度劳累和应激情况。出现多饮多尿、恶心呕吐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