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疝通常由颅内压增高引起,主要有颅脑外伤、颅内肿瘤、脑出血、脑梗死、颅内感染等原因。脑疝是神经外科急症,需立即就医处理。
1、颅脑外伤颅脑外伤可能导致硬膜外血肿或硬膜下血肿,使颅内压急剧升高。患者可能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临床常用甘露醇注射液、呋塞米注射液降低颅内压,必要时需行开颅血肿清除术。
2、颅内肿瘤颅内肿瘤占位效应可导致脑组织移位。患者常有进行性加重的头痛、视乳头水肿等症状。治疗需根据肿瘤性质选择手术切除,配合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减轻脑水肿。
3、脑出血高血压性脑出血或动脉瘤破裂出血可快速形成占位效应。典型表现为突发剧烈头痛、偏瘫。急性期使用甘露醇注射液控制脑水肿,必要时行血肿清除术或去骨瓣减压术。
4、脑梗死大面积脑梗死导致脑组织水肿,可能引起脑组织移位。患者多有一侧肢体瘫痪、言语障碍。治疗包括使用甘露醇注射液脱水,必要时行去骨瓣减压术缓解颅内高压。
5、颅内感染化脓性脑膜炎或脑脓肿可导致严重脑水肿。患者多有发热、颈项强直等症状。需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抗感染,配合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脓肿形成时需穿刺引流。
预防脑疝需控制高血压等基础疾病,避免头部外伤。出现持续头痛、呕吐、意识改变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术后患者需定期复查头颅CT,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用力排便等可能引起颅内压增高的行为。饮食宜清淡,限制钠盐摄入,保证充足睡眠。
脑疝主要表现为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意识障碍、瞳孔变化、肢体瘫痪和生命体征紊乱。脑疝是颅内压增高导致脑组织移位压迫邻近结构的危急症状,需立即就医干预。
1、剧烈头痛脑疝患者常出现突发性全头痛或局部剧痛,疼痛呈持续性且进行性加重,多因颅内压急剧升高刺激脑膜和血管神经所致。典型表现为患者无法忍受的炸裂样疼痛,常伴随躁动不安,普通止痛药物难以缓解。这种头痛与体位变化无关,咳嗽或用力时可能加剧。
2、喷射性呕吐颅内压骤增直接刺激延髓呕吐中枢,引发不伴恶心的突发性喷射状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含胆汁,与进食无关且反复发作。该症状常见于小脑幕切迹疝早期,儿童患者更易出现,呕吐后头痛可能短暂减轻但很快复发。
3、意识障碍从嗜睡、昏睡到昏迷的进行性意识恶化是脑疝核心表现。初期可能仅表现为反应迟钝或烦躁,随着脑干受压可出现昏迷加深、对外界刺激无反应。大脑镰下疝患者可能出现意识波动,而枕骨大孔疝则可突发意识丧失伴呼吸骤停。
4、瞳孔变化小脑幕切迹疝特征性表现为患侧瞳孔先缩小后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双侧瞳孔不等大是脑疝的重要体征,晚期可出现双侧瞳孔散大固定。动眼神经受压还会导致眼球运动异常,如眼球偏斜或凝视麻痹。
5、肢体瘫痪大脑脚受压引发对侧肢体偏瘫,肌张力增高伴病理征阳性。瘫痪程度与脑疝进展相关,初期可能仅为肌力减退,后期出现完全性瘫痪。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去大脑强直发作,表现为四肢伸直、角弓反张等脑干损伤体征。
6、生命体征紊乱脑干功能衰竭时出现库欣反应,表现为血压升高、脉搏缓慢有力、呼吸深慢等代偿性改变。晚期转为血压骤降、脉搏细速、呼吸不规则甚至停止。体温调节中枢受损可导致中枢性高热或体温不升,心电图可能出现异常波形。
脑疝属于神经外科急症,任何疑似表现均需立即送医。确诊后需保持气道通畅,避免剧烈搬动患者头部,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治疗以降低颅内压为主,包括甘露醇注射液、呋塞米注射液等脱水药物快速静脉滴注,必要时行去骨瓣减压术或脑室穿刺引流术。恢复期需预防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进行康复训练改善神经功能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