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透析三年多的患者需严格遵循医嘱控制血糖、血压及饮食管理。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长期高血糖可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透析治疗常用于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
1、血糖监测每日规律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避免血糖波动过大加重肾脏负担。建议使用动态血糖仪或指尖采血仪,记录数据供医生调整胰岛素用量。透析可能影响血糖代谢,需警惕低血糖发生。
2、血压控制维持血压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可延缓肾功能恶化。常用降压药包括缬沙坦胶囊、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等,需避免肾毒性药物。透析期间需监测干体重,防止容量负荷过重导致心衰。
3、饮食调整采用优质低蛋白饮食,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0.6-0.8克/公斤体重。选择鸡蛋清、鱼肉等优质蛋白,限制豆类及红肉。同时需控制磷、钾摄入,避免高磷血症引发骨病。
4、并发症预防定期检查血红蛋白、甲状旁腺激素等指标,及时纠正肾性贫血和继发性甲旁亢。可遵医嘱使用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骨化三醇软胶囊等药物。注意足部护理,预防糖尿病足溃疡。
5、心理支持长期透析易引发焦虑抑郁情绪,家属应参与心理疏导。可通过加入病友互助小组、培养兴趣爱好等方式改善心理状态。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
患者需每月复查肾功能、电解质、血常规等指标,透析间期体重增长控制在干体重的3%-5%以内。严格限制高盐高脂饮食,戒烟戒酒,适当进行步行等低强度运动。出现水肿、胸闷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调整透析方案。家属应学习应急处理知识,备好糖果预防低血糖发作。
心衰病人一般可以做透析,但需要根据具体病情评估。透析适用于合并严重肾功能不全或急性肺水肿的心衰患者,而单纯心功能不全且无肾衰竭指征者通常无须透析。
心衰患者若同时存在终末期肾病或急性肾损伤,透析可帮助清除体内多余水分和毒素,减轻心脏负荷。这类患者常表现为尿量减少、血肌酐升高、电解质紊乱,透析能有效缓解症状并改善预后。临床常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或间歇性血液透析,需由肾内科与心内科医生联合制定方案。
部分急性失代偿性心衰患者出现严重肺水肿时,超滤治疗能快速清除肺循环淤血。这种特殊情况需在重症监护室进行,采用缓慢持续性超滤技术,避免血流动力学剧烈波动。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血压、中心静脉压等指标,及时调整超滤速率。
心衰患者透析期间需控制干体重增长,每日体重增幅不宜超过1千克。饮食应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3克,同时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建议定期复查心功能、肾功能及电解质,出现胸闷气促加重或下肢水肿需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