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疹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多见于男性龟头边缘或冠状沟处,主要表现为细小丘疹排列成环状。珍珠疹可能与局部卫生状况、包皮过长、皮脂腺异位发育等因素有关,通常无须特殊治疗。
1、局部卫生因素未及时清洁包皮垢可能导致局部刺激,诱发珍珠疹形成。日常需注意用温水轻柔清洗会阴部位,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保持干燥可减少分泌物堆积,但过度摩擦可能加重症状。
2、包皮过长影响包皮过长者更易出现珍珠疹,因长期包裹状态导致局部温湿度增高。建议青春期后仍有包茎者评估是否需包皮环切术,术后多数珍珠疹可逐渐消退。未手术者应每日翻起包皮充分清洁。
3、皮脂腺异位发育珍珠疹实质是局部皮脂腺的生理性增生,与激素水平变化相关。青春期后发育稳定时,部分患者疹体可能自行淡化。切忌自行挤压或使用腐蚀性药物,以免引发感染或瘢痕。
4、与尖锐湿疣鉴别珍珠疹需与性传播疾病引起的尖锐湿疣区分。后者常呈菜花状且增长迅速,多有不洁性接触史。若疹体短期内增大、出血或溃烂,应及时就诊皮肤科进行醋酸白试验等检查。
5、特殊处理建议对持续存在的珍珠疹影响美观者,可考虑激光或冷冻治疗。但治疗存在复发可能,操作需由专业医师完成。合并包皮龟头炎时需配合抗真菌软膏如联苯苄唑乳膏治疗原发病。
珍珠疹一般不影响性功能与生育能力,日常应选择透气棉质内裤,避免久坐潮湿环境。合并包皮过长者性生活前后需加强清洁,出现红肿疼痛等感染征象时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若疹体伴随异常分泌物、溃疡等表现,需排除梅毒、疱疹等疾病可能,建议至泌尿外科或皮肤科完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