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高患者需避免食用高升糖指数、高糖分及精制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主要有高糖水果、精制米面、含糖饮料、高脂高盐食品及酒精类饮品。
1、高糖水果芒果、荔枝、龙眼等水果含糖量较高,易导致血糖快速上升。血糖高患者可选择低糖水果如草莓、蓝莓,每日摄入量控制在200克以内。水果宜在两餐之间食用,避免与主食同食加重血糖负担。
2、精制米面白米饭、白面包等精制谷物加工过程中流失大量膳食纤维,升糖指数显著高于全谷物。建议用糙米、燕麦等粗粮替代,烹饪时搭配蔬菜延缓糖分吸收。全谷物每日摄入量占主食总量一半以上为宜。
3、含糖饮料碳酸饮料、果汁饮料中添加的蔗糖和果葡糖浆会迅速升高血糖。血糖高患者应选择无糖茶饮、柠檬水或无糖豆浆,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尤其避免空腹饮用甜味饮品。
4、高脂高盐食品油炸食品、肥肉等高脂食物可能诱发胰岛素抵抗,腌制食品的高盐分则增加心血管风险。烹调宜采用蒸煮方式,食用油每日不超过25克,食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下。坚果类食物需注意控制单次食用量。
5、酒精类饮品酒精会干扰肝脏糖代谢并可能引发低血糖,啤酒中的麦芽糖更会直接升高血糖。血糖控制不稳定时应严格戒酒,稳定期男性每日酒精摄入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饮酒时需搭配主食并监测血糖变化。
血糖高患者需建立规律的三餐习惯,每餐包含适量优质蛋白和膳食纤维。建议选择清蒸鱼、凉拌木耳等低脂菜肴,烹饪时用醋或香料替代部分调味品。每日保持30分钟以上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定期监测血糖并记录饮食情况。出现饥饿感、头晕等低血糖症状时可少量食用无糖饼干或牛奶,若血糖持续异常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血糖高可能与便秘有关,长期高血糖状态可能影响胃肠功能。
高血糖状态下,血液渗透压升高会导致体内水分向血管内转移,肠道内水分减少可能使粪便干硬。高血糖还可能损伤自主神经功能,导致胃肠蠕动减慢。部分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也可能引起便秘等消化道反应。糖尿病患者合并便秘时,可能同时存在多饮多尿导致的脱水、饮食结构不合理等情况。
少数情况下,长期便秘可能影响血糖监测结果,如因排便不畅导致应激性血糖升高。某些特殊类型糖尿病如胰源性糖尿病,可能同时存在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足导致的脂肪泻与便秘交替现象。
建议血糖异常者保持足量饮水,每日摄入30克以上膳食纤维,适量食用西梅、火龙果等通便食物,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等缓泻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