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膜炎最初症状主要表现为眼部发红、畏光、视力模糊、疼痛及飞蚊症。这些症状可能由感染、自身免疫疾病、外伤或特发性因素引起。
1、眼部发红:
葡萄膜炎早期常见结膜充血或睫状充血,表现为眼白部分血管扩张发红。充血多呈弥漫性,可能伴随轻微异物感,按压眼球时疼痛感加重。需与结膜炎区分,后者通常伴有分泌物增多。
2、畏光流泪:
虹膜睫状体受炎症刺激会出现明显畏光症状,患者在光线照射下会不自主流泪或闭眼。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频繁揉眼或躲避强光环境,严重时可能引发反射性头痛。
3、视力下降:
炎症导致房水混浊或玻璃体浮游物时,患者会感觉视物模糊像隔毛玻璃。早期多为轻度视力减退,若累及黄斑区可能出现视物变形。部分患者会误以为是近视度数加深。
4、眼部疼痛:
急性前葡萄膜炎常出现眼眶深部钝痛或胀痛,夜间更为明显。疼痛可能放射至同侧头部,眼球转动时加剧。慢性葡萄膜炎疼痛较轻,但会有持续性的酸胀不适感。
5、飞蚊症:
炎症细胞进入玻璃体后,患者视野中会出现黑色点状、线状漂浮物,尤其在明亮背景下更明显。不同于生理性飞蚊症,病理性飞蚊会伴随其他炎症症状且短期内数量增加。
建议出现上述症状时避免揉眼或自行使用眼药水,减少电子屏幕使用时间,佩戴防紫外线眼镜。饮食可增加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菠菜等食物,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控制炎症发展。若症状持续48小时以上或视力急剧下降,需立即到眼科进行裂隙灯检查和眼压测量。
强直性脊柱炎伴发葡萄膜炎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
强直性脊柱炎伴发葡萄膜炎可能与遗传因素、免疫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眼红、眼痛、视力模糊等症状。药物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甲氨蝶呤片等药物控制炎症。物理治疗包括热敷缓解眼部不适,严重时需考虑玻璃体腔注射糖皮质激素。若出现虹膜粘连等并发症,可能需行激光虹膜切开术。日常需避免过度用眼,急性期建议佩戴墨镜减少光刺激。
患者应监测视力变化,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眼部症状,定期复查炎症指标和脊柱活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