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小儿血液科

新生儿溶血症是什么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医生回答专区

马保海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立即预约

医生推荐

相似问题

推荐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危害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可能引起胆红素脑病、贫血、肝脾肿大等危害。溶血性黄疸主要因母婴血型不合导致红细胞破坏,胆红素水平升高,需及时干预避免神经系统损伤。

1、胆红素脑病

胆红素脑病是新生儿溶血性黄疸最严重的并发症。未结合胆红素透过血脑屏障沉积于基底神经节,可能导致听力障碍、眼球运动异常、智力发育迟缓等后遗症。典型表现为嗜睡、肌张力减低、尖叫、角弓反张。需立即进行光疗或换血治疗,常用药物包括人血白蛋白注射液、苯巴比妥片等。

2、贫血

溶血反应持续破坏红细胞,可能引发中重度贫血。患儿皮肤苍白、喂养困难、心率增快,严重时需输注洗涤红细胞纠正贫血。长期贫血可能影响生长发育,需监测血红蛋白及网织红细胞计数,必要时补充铁剂如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

3、肝脾肿大

红细胞破坏后血红蛋白代谢产物增加,可能造成肝脾代偿性肿大。触诊可发现肋下肝脾边缘超过正常范围,可能伴随肝功能异常。需通过超声评估脏器大小,避免剧烈晃动患儿,护理时注意腹部保护。

4、喂养困难

高胆红素血症可能引起患儿吸吮无力、呕吐、腹胀等消化系统症状。建议少量多次喂养方式,优先选择母乳喂养促进胆红素排泄。若摄入不足需考虑静脉营养支持,监测体重及尿量变化。

5、继发感染

溶血导致免疫功能紊乱可能增加感染风险。需密切观察体温、皮肤黏膜完整性,避免交叉感染。出现发热、反应差等表现时及时进行血培养检查,必要时使用注射用头孢噻肟钠等抗生素治疗。

家长应每日观察新生儿皮肤黄染范围是否扩大至手足心,保证每日8-12次有效哺乳促进胆红素排泄。出院后定期复查胆红素水平,避免使用磺胺类等可能加重溶血的药物。保持适宜室温避免低体温,发现肌张力异常或嗜睡等表现需立即返院。母乳喂养母亲可暂停进食蚕豆等可能诱发溶血的食品,遵医嘱进行蓝光治疗时注意保护患儿眼睛及会阴部皮肤。

科普推荐

查看更多科普
查看更多科普

医院推荐

更多

行业资讯

热门标签

老视 扁平疣 肺肿瘤 肌腱炎 裂谷热 淋巴管炎 食管穿孔 弥漫性硬化 皮脂腺腺瘤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

医药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