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中毒量通常为短时间内摄入超过250-500毫升纯酒精,具体与个体体重、代谢能力及饮酒速度有关。
酒精中毒的发生与血液中酒精浓度密切相关,当血液酒精浓度达到100-200毫克/分升时可能出现轻度中毒,表现为言语含糊、步态不稳。体重60公斤的成年男性快速饮用约150毫升40度白酒可能达到此浓度。血液酒精浓度升至200-300毫克/分升时进入中度中毒阶段,伴随呕吐、意识模糊等症状,相当于短时间内摄入300-400毫升同等浓度白酒。当血液酒精浓度超过400毫克/分升可能引发呼吸抑制等重度中毒反应,常见于2小时内饮用500毫升以上高度烈酒的情况。女性、肝功能异常者或空腹饮酒时更易达到中毒剂量,部分敏感人群摄入标准剂量50%即可能出现中毒症状。
日常应控制单次饮酒量不超过25毫升纯量,避免空腹饮酒及混合饮用不同酒类。出现呕吐物阻塞气道、意识丧失等严重症状时须立即侧卧并就医,慢性酒精依赖者需在专业机构指导下戒酒,突然停饮可能诱发戒断综合征。饮酒后24小时内不宜服用头孢类抗生素或镇静药物,避免加重肝脏负担或引发双硫仑样反应。
酒精中毒可通过停止饮酒、补充水分、药物治疗、血液净化和心理干预等方式治疗。酒精中毒通常由短时间内大量饮酒、长期酗酒、个体代谢差异、合并用药或基础疾病等原因引起。
1、停止饮酒立即停止饮酒是治疗酒精中毒的首要措施。酒精中毒患者需远离酒精环境,避免继续摄入含酒精的饮品或食物。家属应协助清除患者周围的可疑酒精来源,防止误食。对于轻度中毒者,停止饮酒后症状可能逐渐缓解。
2、补充水分酒精具有利尿作用,容易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可通过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输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补液时需监测尿量,避免加重心脏负担。合并呕吐者需防止误吸,必要时留置胃管。
3、药物治疗严重酒精中毒需遵医嘱使用纳洛酮注射液拮抗酒精对中枢神经的抑制,用维生素B1注射液预防韦尼克脑病。针对呕吐可用甲氧氯普胺注射液,躁动者可短期使用地西泮注射液。用药需在监护下进行,禁用镇静类药物加重呼吸抑制。
4、血液净化血液透析适用于血酒精浓度超过400mg/dl的重度中毒或合并甲醇、乙二醇中毒者。通过体外循环清除血液中的酒精和毒性代谢产物,纠正酸中毒。治疗前需评估凝血功能,过程中监测生命体征,防止低血压等并发症。
5、心理干预酒精依赖患者康复期需接受心理咨询和认知行为治疗。通过动机访谈增强戒酒意愿,参加匿名戒酒会建立社会支持。家属应参与家庭治疗,改善沟通模式,消除诱发饮酒的环境因素。必要时联合使用阿坎酸钙片等防复饮药物。
酒精中毒患者恢复期应保持清淡饮食,适量补充B族维生素和优质蛋白。避免剧烈运动和高温环境,防止体位性低血压。建议定期复查肝功能,长期戒酒者可接种乙肝疫苗。出现手抖、幻觉等戒断症状时需及时就医,不可自行服用解酒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