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术后复发可通过再次手术、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姑息治疗等方式干预。复发通常与肿瘤残留、基因突变、化疗耐药、免疫逃逸及术后管理不足等因素相关。
1、再次手术局限性复发灶可考虑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通过切除孤立病灶降低肿瘤负荷。手术需评估患者体能状态、无瘤间隔期及病灶可切除性,术后需联合辅助治疗。复发灶广泛或合并腹腔转移者通常不建议手术。
2、化疗铂类耐药复发首选非铂方案如吉西他滨联合脂质体多柔比星,铂敏感复发仍可选用卡铂联合紫杉醇。化疗方案需根据既往治疗反应调整,可配合贝伐珠单抗延长无进展生存期。化疗期间需监测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
3、靶向治疗BRCA突变患者适用PARP抑制剂奥拉帕利维持治疗,可显著延缓复发。抗血管生成药物如阿帕替尼可用于多线治疗失败后。靶向治疗前需进行基因检测,用药期间注意高血压及蛋白尿等不良反应。
4、免疫治疗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适用于微卫星高度不稳定型复发卵巢癌,需通过免疫组化检测PD-L1表达。免疫治疗可能引发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免疫相关不良反应,需定期监测激素水平。
5、姑息治疗广泛转移者以缓解症状为主,包括腹腔穿刺引流腹水、镇痛药物控制癌痛。营养支持可改善恶病质状态,心理干预有助于缓解焦虑抑郁。终末期患者建议进行舒缓疗护。
复发后需每3个月复查肿瘤标志物及影像学,保持低脂高蛋白饮食,适量进行柔和的运动如八段锦。避免自行服用保健品干扰治疗,所有治疗方案需经妇科肿瘤专科医生评估。家属应协助记录症状变化并及时反馈医疗团队,治疗期间注意预防感染及深静脉血栓。
卵巢癌是否需要切除子宫需根据肿瘤分期、患者年龄及生育需求综合判断。早期患者可保留子宫,中晚期或存在高危因素时通常建议切除。手术方式主要有全面分期手术、肿瘤细胞减灭术等。
对于肿瘤局限于单侧卵巢且无转移的年轻患者,医生可能仅切除患侧卵巢及输卵管,保留子宫和对侧附件以满足生育需求。此时需结合病理类型、分化程度等因素评估复发风险,术后需密切随访。若为交界性肿瘤或低度恶性潜能肿瘤,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更为常见。
当肿瘤侵犯双侧卵巢、子宫或存在盆腔播散时,需行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术。绝经后患者或已完成生育者,即使早期病例也倾向选择根治性手术。特殊情况下如黏液性癌可能需同时切除阑尾,透明细胞癌可能需扩大手术范围。手术彻底性直接影响预后,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对决策起关键作用。
术后应根据病理结果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早期低危患者可能无须辅助治疗,中高危患者需结合化疗、靶向治疗等综合干预。保留子宫者应完成生育后评估二次手术必要性,所有患者均需终身随访监测复发。日常需保持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增强免疫力,避免使用含雌激素保健品,定期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测和影像学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