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支架手术通常适用于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的患者,主要有急性心肌梗死、药物控制无效的心绞痛、冠状动脉狭窄超过70%等情况。该手术能快速恢复血流,降低心肌缺血风险,但需严格评估适应症。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脏支架最紧急的适应症。当冠状动脉完全阻塞导致心肌持续缺血时,需在90分钟内完成支架植入。患者可能出现剧烈胸痛、大汗淋漓、濒死感等症状,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心肌酶谱异常升高。此时植入支架可挽救濒死心肌,常用药物涂层支架如雷帕霉素洗脱支架、依维莫司洗脱支架配合抗血小板治疗。
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若规范用药后仍频繁发作,或轻微活动即诱发胸痛,可能需支架治疗。这类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多在70%-90%,运动负荷试验阳性,冠状动脉造影显示远端血流受限。支架能改善心肌供血,缓解胸痛、气促等症状。但需排除痉挛性心绞痛,后者可通过钙通道阻滞剂缓解。
无症状但冠状动脉狭窄显著的患者也可能需要支架。当左主干狭窄超过50%或前降支近端狭窄超过70%时,即使无症状也建议干预,这类病变易导致大面积心肌梗死。血管内超声可准确评估斑块性质,纤维钙化斑块比脂质斑块更适合支架植入。
部分特殊职业人群如飞行员、潜水员,即使中度狭窄也可能需支架治疗。因其工作环境可能加重心肌缺氧,且突发心脏事件风险极高。合并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的多支血管病变患者,可能通过支架实现完全血运重建。
心脏支架术后需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药物,定期复查凝血功能。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食盐不超过5克,食用油不超过25克。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避免剧烈对抗性运动。戒烟并控制血压血糖,监测胸痛症状,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需复查冠状动脉CT或造影。
鼻窦炎手术支架是一种用于鼻窦炎手术中支撑鼻腔结构的医疗器械,主要用于扩大狭窄的鼻窦开口、维持术后鼻腔通气功能。鼻窦炎手术支架主要有可吸收支架、不可吸收金属支架、硅胶支架、药物涂层支架、生物相容性材料支架等类型。
1、可吸收支架可吸收支架由聚乳酸等生物可降解材料制成,植入后3-6个月逐渐被人体吸收。适用于轻中度鼻窦炎患者,能避免二次取出手术,减少术后粘连风险。术后可能出现暂时性鼻腔分泌物增多,需定期冲洗。
2、不可吸收金属支架镍钛合金等金属材质支架具有永久支撑效果,适用于复发性鼻窦炎伴严重解剖异常者。其网状结构允许黏膜上皮覆盖,但存在移位、肉芽增生等风险,术后需内镜复查取出。
3、硅胶支架硅胶材质柔软易塑形,常用于额窦或蝶窦手术,留置4-8周后取出。能有效防止窦口闭锁,但可能引发异物感或结痂,需配合黏液促排剂使用。
4、药物涂层支架表面负载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的支架可局部抗炎抑菌,适用于伴鼻息肉的重度鼻窦炎。需注意药物过敏可能,术后需评估黏膜愈合情况。
5、生物相容性材料支架胶原蛋白或脱细胞基质支架能促进黏膜修复,多用于儿童或过敏体质患者。存在降解速度个体差异,需配合抗组胺药物控制过敏反应。
术后应保持鼻腔湿润,使用生理盐水冲洗每日3-5次,避免用力擤鼻或剧烈运动。饮食宜清淡,多补充维生素C和锌元素促进伤口愈合。支架留置期间出现剧烈疼痛、大量出血或视力变化需立即就医。定期复查鼻内镜评估支架位置及黏膜恢复情况,根据医生建议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