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感冒可能是风热感冒或风寒感冒,具体类型需结合症状判断。风热感冒主要表现为发热重、咽喉肿痛、痰黄稠;风寒感冒则以恶寒重、流清涕、痰白稀为特征。感冒类型与季节气候、体质差异、病原体种类、病程阶段、治疗方式等因素相关。
一、风热感冒风热感冒多因外感风热邪气或风寒化热所致,常见于秋季气温波动较大时。典型症状包括体温升高明显,咽喉充血疼痛,咳嗽时咯吐黄色粘痰,可能伴有头痛、口渴喜饮、鼻塞流黄涕等症状。治疗可选用银翘解毒片、桑菊感冒颗粒等具有辛凉解表功效的中成药,同时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补充水分。
二、风寒感冒风寒感冒常由感受风寒邪气引起,多见于秋末气温骤降时。主要特征为明显怕冷、发热较轻、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咳嗽痰白稀薄。可选用荆防颗粒、感冒清热颗粒等辛温解表药物,配合生姜红糖水驱散寒邪。注意保暖避风,避免生冷食物刺激呼吸道。
秋季预防感冒需根据体质调理,风寒体质者宜进食温补食材如红枣生姜茶,风热体质者可适量饮用菊花薄荷茶。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有助于增强卫外功能,出现持续高热、胸闷气促等严重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日常注意根据气温变化增减衣物,流感季节避免人群密集场所,养成勤洗手、戴口罩的防护习惯。
预防宝宝秋季腹泻可通过注意饮食卫生、加强手部清洁、接种轮状病毒疫苗、避免接触感染者、保持环境清洁等方式实现。秋季腹泻多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发热、呕吐、水样便等症状。
1、注意饮食卫生婴幼儿餐具需每日煮沸消毒,冲调奶粉前洗手并确保水源清洁。生冷食物避免直接食用,水果彻底去皮或洗净。母乳喂养的母亲应注意自身饮食卫生,避免摄入变质食物。
2、加强手部清洁照顾者接触宝宝前后需用流动水及肥皂洗手,特别是更换尿布后。幼儿开始自主进食后,需培养饭前便后洗手习惯。公共场所活动后,可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进行手部消毒。
3、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国产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适用于2月龄至3岁婴幼儿,口服接种后可显著降低重症腹泻概率。接种程序需严格遵循免疫规划时间表,接种前后半小时避免喂奶以防呕吐。
4、避免接触感染者秋季腹泻具有较强传染性,患儿粪便中含有大量病毒。流行季节减少带婴幼儿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托幼机构出现病例时需及时隔离。成人腹泻期间应避免直接照顾婴幼儿。
5、保持环境清洁被粪便污染的衣物需用含氯消毒剂浸泡处理,玩具、家具表面定期擦拭消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湿度维持在50%左右有利于抑制病毒存活。垃圾尤其是尿不湿需密封后及时清理。
除上述措施外,可适当补充婴幼儿专用益生菌维持肠道菌群平衡,选择易消化的辅食如米汤、苹果泥等。注意观察宝宝精神状态和尿量,出现持续呕吐、血便、嗜睡等严重症状时需立即就医。秋季昼夜温差较大时及时增减衣物,避免腹部受凉诱发胃肠功能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