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患者通常可以做手术,具体需根据结石大小、位置及并发症决定。手术方式主要有经皮肾镜取石术、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等。
当结石直径超过10毫米或引起严重梗阻时,手术是有效治疗选择。经皮肾镜取石术适用于较大的肾盂结石,通过在腰部建立微小通道进行碎石。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则利用自然腔道处理输尿管上段结石,具有创伤小特点。体外冲击波碎石适合20毫米以下结石,但需多次治疗。开放手术现已少用,仅针对复杂病例。术后可能出现血尿、感染等并发症,需密切观察。
对于5毫米以下结石,多采用药物排石配合饮水疗法。枸橼酸氢钾钠颗粒可碱化尿液促进结石溶解,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能扩张输尿管。同时每日饮水2000-3000毫升,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但若合并顽固性疼痛、肾功能损害或反复感染,即使小结石也需手术干预。
术后应保持每日尿量2000毫升以上,定期复查泌尿系超声。避免长期憋尿,减少动物蛋白摄入,适量补充柑橘类水果。出现发热、腰痛加重等情况需及时复诊。根据结石成分分析结果,针对性调整饮食结构可预防复发。
肾结石软镜手术一般可以处理肾下盏结石,但需结合结石大小、位置及患者解剖结构综合评估。软镜手术适用于直径小于2厘米的肾结石,对于肾下盏结石,若盏颈宽大、角度适宜,软镜可顺利进入则能完成碎石;若盏颈狭窄或角度刁钻,可能需联合其他术式。
肾下盏结石的软镜手术成功率与盏颈解剖特征密切相关。当肾下盏与肾盂夹角大于90度、盏颈长度小于3厘米时,软镜通常能顺利抵达结石位置。手术中采用可弯曲的输尿管软镜配合钬激光碎石,能有效处理多数肾下盏结石。术中需通过灌注泵维持肾盂压力,同时使用取石篮或负压吸引清除碎石,减少残留。
部分特殊解剖结构可能增加手术难度。若肾下盏呈锐角或盏颈存在瘢痕狭窄,软镜难以弯曲到位时,需术中调整体位或联合经皮肾镜辅助。对于合并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的患者,需优先解决梗阻问题。既往有肾脏手术史或严重肥胖患者,软镜操作空间受限,需术前完善CT三维重建评估可行性。
术后建议每日饮水2000-3000毫升,避免浓茶、咖啡及高草酸食物。适当进行跳跃运动帮助残石排出,定期复查泌尿系超声监测结石复发情况。若出现持续腰痛、血尿或发热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