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狭窄扩张手术风险较低,但存在一定并发症概率。该手术主要用于解除输尿管梗阻,改善尿液引流,常见风险包括术中出血、术后感染、输尿管穿孔等。
输尿管狭窄扩张手术通常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下进行,医生会通过膀胱镜或输尿管镜将球囊导管置入狭窄部位,缓慢扩张输尿管。手术时间较短,多数患者在30-60分钟内完成。术后可能出现轻度血尿和排尿不适,这些症状通常在1-3天内自行缓解。为预防感染,术后需常规使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患者术后1-2周内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多饮水保持尿量充足。
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输尿管撕裂需要放置双J管引流,或出现严重感染需要静脉使用抗生素。极个别患者因输尿管瘢痕严重,扩张效果不理想,需考虑输尿管成形术等进一步治疗。术前医生会评估患者肾功能、凝血功能等指标,排除手术禁忌。对于合并严重心肺疾病、凝血功能障碍或活动性尿路感染的患者,手术风险会相对增加。
术后应遵医嘱定期复查超声或CT,观察输尿管通畅程度。保持每日尿量2000毫升以上,避免憋尿和便秘。如出现持续发热、严重腰痛或血尿加重等情况需及时就医。饮食上注意低盐低脂,限制草酸含量高的食物如菠菜、巧克力等,预防结石形成加重输尿管负担。
输尿管狭窄通常可以治好,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输尿管扩张术、输尿管支架置入术、输尿管成形术、输尿管再植术等。输尿管狭窄可能与先天性发育异常、炎症刺激、结石损伤、手术创伤、肿瘤压迫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腰部胀痛、排尿困难、尿频尿急等症状。
1、药物治疗输尿管狭窄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甲磺酸多沙唑嗪片、琥珀酸索利那新片等药物缓解症状。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能够松弛输尿管平滑肌,甲磺酸多沙唑嗪片有助于改善排尿困难,琥珀酸索利那新片可以减轻尿频尿急。药物治疗适用于轻度狭窄或术后辅助治疗,但无法根治结构性狭窄。
2、输尿管扩张术输尿管扩张术是在膀胱镜或输尿管镜下用球囊导管扩张狭窄段,适用于长度较短且瘢痕较轻的狭窄。该手术创伤小且恢复快,但存在术后再狭窄概率。术后需留置输尿管支架1-2个月,期间要避免剧烈运动并定期复查超声。
3、输尿管支架置入术输尿管支架置入术通过内镜将双J管置入输尿管支撑狭窄段,能有效改善尿液引流。双J管一般留置3-6个月,适用于中度狭窄或暂时无法手术者。置管期间可能出现血尿、尿路刺激症状,需多喝水并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预防感染。
4、输尿管成形术输尿管成形术通过开放或腹腔镜手术切除狭窄段并吻合健康输尿管,适用于长段狭窄或反复扩张失败者。术后需留置输尿管支架6-8周,吻合口愈合良好后拔除。该手术成功率较高,但可能发生吻合口漏或再狭窄。
5、输尿管再植术输尿管再植术用于输尿管膀胱连接部狭窄,将输尿管重新植入膀胱并建立抗反流机制。术后要长期随访膀胱功能,避免憋尿或尿路感染。对于肿瘤压迫导致的狭窄,需联合肿瘤切除手术才能根治病因。
输尿管狭窄患者术后应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毫升以上,避免咖啡及酒精刺激。适当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避免骑自行车或久坐压迫输尿管。饮食需限制草酸含量高的菠菜、竹笋等食物,预防结石复发。术后3-6个月需复查泌尿系超声或CT尿路造影,评估输尿管通畅情况。若出现发热、腰痛加剧或尿量减少,需立即就医排查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