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重症肺炎预后差异较大,轻度病例经规范治疗可完全康复,重度可能遗留肺功能损伤或生长发育迟缓。预后主要与病原体类型、并发症严重程度、治疗时机、基础健康状况、护理质量等因素相关。
1、病原体类型细菌性肺炎对抗生素反应良好,预后相对乐观。病毒性肺炎中呼吸道合胞病毒易导致喘息后遗症,腺病毒可能引发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等远期并发症。真菌或特殊病原体感染预后较差,需长期随访。
2、并发症程度合并脓胸或肺脓肿者恢复期延长,可能需胸腔闭式引流。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儿病死率显著增高,存活者易发生肺纤维化。多器官功能衰竭是预后不良的重要指征。
3、治疗时机发病72小时内获得有效治疗者并发症少。延误治疗可能导致感染性休克等危重情况,增加死亡风险。机械通气超过1周者易产生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
4、基础健康状况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肺发育不完善,恢复能力较弱。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易反复感染。营养不良会影响免疫修复进程,延长康复周期。
5、护理质量住院期间规范的气道管理能减少二次感染。出院后定期肺功能评估有助于早期发现限制性通气障碍。家庭氧疗和营养支持对改善远期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康复期应保持环境空气流通,避免接触烟雾粉尘等刺激物。循序渐进进行呼吸训练,如吹泡泡游戏有助于肺功能恢复。饮食需保证优质蛋白和维生素A摄入,推荐鱼肉蛋奶和深色蔬菜。定期随访胸片和肺功能检测,警惕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后遗症。出现活动后气促或反复呼吸道感染需及时复诊。
重症急性胰腺炎属于危急重症,需立即住院治疗。治疗方式主要有禁食胃肠减压、液体复苏、镇痛解痉、抑制胰酶分泌、抗感染及必要时手术干预。
重症急性胰腺炎起病急骤,胰腺组织出现广泛坏死并伴随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早期表现为剧烈上腹痛向腰背部放射,伴随恶心呕吐及腹胀。病情进展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出现呼吸困难、少尿无尿、意识模糊等表现。实验室检查可见血淀粉酶超过正常值3倍以上,CT显示胰腺坏死范围超过30%。治疗需在重症监护室进行持续生命体征监测,通过中心静脉置管快速补液纠正休克,使用乌司他丁注射液抑制胰酶活化,联合注射用美罗培南控制感染。对于胆源性胰腺炎需行急诊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解除梗阻。
当出现胰腺坏死合并感染时需外科清创引流,采用视频辅助腹膜后清创术或开放手术清除坏死组织。部分患者后期可能发生胰腺假性囊肿,需经皮穿刺引流或内镜下支架置入。病程中易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需机械通气支持。肠麻痹期需全肠外营养支持4-6周,恢复期逐步过渡到低脂要素饮食。监测血糖变化,必要时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高血糖。
患者出院后需严格戒酒并低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定期复查腹部CT评估胰腺恢复情况,监测血糖及营养指标。对于高脂血症患者需长期服用非诺贝特胶囊调节血脂。建议随身携带疾病警示卡,出现腹痛加剧或发热时立即返院就诊。康复期可补充胰酶肠溶胶囊帮助消化,逐步增加蛋白质摄入促进组织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