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哮喘发作可通过使用速效支气管扩张剂、保持坐位姿势、吸氧治疗、避免诱发因素、及时就医等方式缓解。急性哮喘发作通常由过敏原刺激、呼吸道感染、剧烈运动、冷空气刺激、情绪波动等原因引起。
1、使用速效支气管扩张剂速效支气管扩张剂是急性哮喘发作的首选药物,能够快速缓解支气管痉挛。常用药物包括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异丙托溴铵气雾剂、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溶液等。这类药物通过作用于支气管平滑肌,帮助扩张气道,改善呼吸困难症状。使用时应严格按照医生指导,避免过量使用导致心悸等不良反应。
2、保持坐位姿势急性哮喘发作时保持坐位或半卧位有助于减轻呼吸困难。这种体位能够降低膈肌压力,增加肺活量,使呼吸更为顺畅。同时应解开紧身衣物,保持环境通风,避免平卧位加重呼吸负担。可指导患者采用缩唇呼吸法,缓慢深呼吸以缓解症状。
3、吸氧治疗对于出现口唇发绀等缺氧症状的患者,应及时给予低流量吸氧治疗。氧气流量控制在每分钟2-4升,通过鼻导管或面罩给予。吸氧可改善组织缺氧状态,预防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但需注意避免长时间高浓度吸氧,特别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4、避免诱发因素急性发作期间应立即远离已知过敏原如粉尘、花粉、宠物皮屑等。保持环境清洁,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如烟雾、香水等。室内湿度宜保持在40%-60%,温度维持在20-24摄氏度。发作缓解后应记录诱发因素,便于日后预防。
5、及时就医若自行用药后症状未缓解或出现意识改变、说话困难、口唇发绀加重等情况,应立即就医。严重发作可能需要静脉注射糖皮质激素如甲泼尼龙,或使用氨茶碱等药物。医院可进行血气分析、胸片等检查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必要时需住院治疗。
急性哮喘发作缓解后应定期复诊,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长期控制药物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白三烯调节剂等。日常注意保暖,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戒烟并远离二手烟。保持适度运动增强体质,饮食宜清淡富含维生素,避免已知过敏食物。建议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学习正确吸入技术,定期监测肺功能。
儿童哮喘急性发作可通过雾化吸入、口服药物、环境控制、体位调整和情绪安抚等方式在家处理。哮喘急性发作通常由过敏原接触、呼吸道感染、剧烈运动、冷空气刺激和心理压力等因素引起。
1、雾化吸入:
雾化吸入是缓解急性哮喘发作的有效方法,常用药物包括硫酸沙丁胺醇和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治疗能够直接将药物送达呼吸道,快速缓解支气管痉挛。使用前需检查雾化器是否清洁,按照医生指导配置药物浓度。治疗过程中需观察儿童呼吸频率和面色变化。
2、口服药物:
急性发作时可服用医生处方的支气管扩张剂如氨茶碱或孟鲁司特钠。这些药物能够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改善通气功能。服药后需监测心率变化,避免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症状未缓解需及时就医。
3、环境控制:
立即移除可能的过敏原如尘螨、宠物毛发或花粉。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但避免直接吹风,使用空气净化器过滤颗粒物。调节室温至20-24摄氏度,湿度维持在40%-60%。避免使用有刺激性气味的清洁产品。
4、体位调整:
协助儿童采取坐位或半卧位,身体稍向前倾,肘部支撑在膝盖或桌面上。这种体位能减轻呼吸肌负担,改善通气效率。可轻拍背部帮助排痰,但避免剧烈拍打。保持颈部自然伸直,不要过度后仰。
5、情绪安抚:
哮喘发作时儿童易出现恐慌情绪,家长需保持镇定,用平缓语调解释正在采取的措施。可通过讲故事、播放轻音乐等方式转移注意力。避免表现出过度焦虑,这可能导致儿童呼吸更加急促。教会儿童使用腹式呼吸技巧。
日常需建立哮喘管理计划,记录发作诱因和频率。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omega-3脂肪酸。选择游泳、散步等温和运动增强肺功能。定期清洗寝具,避免接触二手烟。监测峰流速值变化,随身携带急救药物。症状持续或加重应立即前往急诊,特别是出现口唇发绀、说话困难或意识改变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