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中度属于心脏瓣膜病变,需结合症状及心功能评估制定干预方案。主要处理方式有定期随访、药物治疗、经皮球囊扩张术、外科瓣膜修复或置换术。
1、定期随访无症状或心功能代偿期患者需每6-12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监测瓣口面积、跨瓣压差等指标变化。日常注意记录活动后心悸、气促等症状,避免剧烈运动和感染。妊娠患者需增加产检频率,由心内科与产科联合管理。
2、药物治疗合并房颤时可使用地高辛片控制心室率,华法林钠片预防血栓栓塞。出现肺淤血症状者需服用呋塞米片减轻心脏负荷。风湿活动期需注射苄星青霉素预防链球菌感染。药物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及电解质。
3、经皮球囊扩张术适用于单纯性二尖瓣狭窄且瓣膜弹性较好的患者,通过导管扩张狭窄瓣口改善血流。术前需经食道超声排除左心房血栓,术后可能发生瓣膜反流或再狭窄,需长期抗凝治疗并随访。
4、外科瓣膜修复术对钙化较轻的瓣膜可行直视下交界分离术,保留自身瓣膜结构。需开胸建立体外循环,术后恢复期较长,但远期并发症少于置换术。适合年轻患者及有生育需求的女性。
5、外科瓣膜置换术严重钙化或合并关闭不全时需置换机械瓣或生物瓣。机械瓣需终身服用华法林钠片,生物瓣存在使用寿命限制。手术风险与年龄、肺动脉压力等因素相关,需全面评估心功能后实施。
患者应保持低盐饮食,每日钠摄入不超过3克,限制饮水量避免加重心脏负担。适度进行散步等有氧运动,运动时心率不宜超过静息心率30次/分。冬季注意保暖防感冒,接种肺炎球菌及流感疫苗。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咯粉红色泡沫痰等急症表现时需立即就医。长期管理需重视抗凝治疗监测和心功能康复训练,由心血管专科医生制定个体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