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阑尾炎可通过腹痛特点、消化道症状、发热反应、腹部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等方式综合判断。阑尾炎通常由阑尾管腔阻塞、细菌感染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转移性右下腹痛、恶心呕吐、白细胞升高等表现。
1、腹痛特点儿童阑尾炎早期表现为脐周或上腹部隐痛,6-12小时后疼痛转移至右下腹并持续加重。腹痛在活动、咳嗽时加剧,患儿常采取屈膝侧卧体位缓解疼痛。家长需注意观察疼痛是否伴随拒按、反跳痛等腹膜刺激征表现。
2、消化道症状约80%患儿会出现食欲减退和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婴幼儿可能表现为异常哭闹、拒食等症状。若出现排便习惯改变如便秘或腹泻,家长需警惕阑尾炎可能,避免误判为普通胃肠炎。
3、发热反应发病初期多为低热,体温在37.5-38.5℃之间。若阑尾穿孔可突发高热达39℃以上。家长发现儿童腹痛伴发热时,应每小时监测体温变化,记录热型特征供医生参考。
4、腹部体征医生查体可见麦氏点压痛、肌紧张及反跳痛阳性。婴幼儿表现为触摸腹部时哭闹加剧。部分患儿可出现罗夫辛征阳性或腰大肌试验阳性等特殊体征,家长不可自行按压患儿腹部以免导致阑尾穿孔。
5、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显示白细胞计数超过10×10⁹/L,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C反应蛋白多超过10mg/L。超声检查可见阑尾增粗超过6毫米或周围积液。CT检查能清晰显示阑尾肿胀及周围脂肪密度增高,确诊率达95%。
家长发现儿童持续腹痛超过6小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喂食或使用止痛药掩盖症状。确诊后需严格遵医嘱治疗,轻症可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等抗生素控制感染,化脓性阑尾炎需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术后保持切口清洁干燥,逐步恢复流质至正常饮食,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
孕妇得阑尾炎一般可以进行手术,但需根据孕周、病情严重程度及个体情况综合评估。阑尾炎可能由阑尾管腔阻塞、细菌感染等因素引起,建议及时就医。
妊娠早期合并阑尾炎时,若确诊为急性阑尾炎且无穿孔风险,可考虑腹腔镜手术。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对胎儿影响相对较小。手术需由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与产科医生共同评估,术中需监测胎儿心率。术后需使用对胎儿安全的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注射液预防感染,并密切观察宫缩情况。
妊娠中晚期合并阑尾炎时,若出现阑尾穿孔或弥漫性腹膜炎,需紧急开腹手术。此时子宫增大可能增加手术难度,需警惕早产风险。术后需卧床休息,使用硫酸镁注射液抑制宫缩,同时进行胎心监护。若孕周超过34周,可能需在剖宫产同时处理阑尾炎。
孕妇出现持续右下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病情。日常需保持清淡饮食,避免暴饮暴食诱发胃肠功能紊乱。术后应遵医嘱定期复查超声监测胎儿发育,如有异常阴道流血或腹痛加剧需及时返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