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可通过肛门视诊、直肠指检、肛门镜、结肠镜、粪便隐血试验等方式检查。痔疮通常由长期便秘、久坐久站、妊娠、辛辣饮食、肛周感染等因素引起。
1、肛门视诊医生通过肉眼观察肛门及周围皮肤情况,判断是否存在外痔或脱出的内痔。检查时患者需采取膝胸卧位或侧卧位,医生会观察肛周有无红肿、皮赘、血栓或分泌物。若发现紫红色团块可能提示血栓性外痔,环状脱出物可能为混合痔。该检查无须特殊准备,但需保持肛周清洁。
2、直肠指检医生戴手套涂抹润滑剂后将手指伸入肛门,评估肛管直肠下端情况。可触及内痔柔软团块,严重者能摸到纤维化结节。指检还能排除直肠息肉、肿瘤等疾病。检查时可能出现轻微不适,但通常不会引起剧烈疼痛。肛裂患者需提前告知避免检查加重损伤。
3、肛门镜检查使用圆锥形肛门镜撑开肛管,直接观察齿状线附近痔核位置、大小及出血点。检查前需排空粪便,镜检可见内痔呈暗红色黏膜隆起,表面可有糜烂或溃疡。对于Ⅱ度以上内痔,肛门镜能清晰显示痔核脱垂程度。该检查可能引起短暂腹胀感,但一般耐受良好。
4、结肠镜检查通过纤维软镜全面观察结直肠黏膜,适用于反复便血或年龄超过40岁的患者。可鉴别痔疮与结肠息肉、炎症性肠病、肿瘤等疾病。检查前需清洁肠道,过程中可能发现内痔出血灶或静脉曲张团。肠镜能同时进行活检或治疗,但操作时间较长且费用较高。
5、粪便隐血试验通过化学或免疫法检测粪便中微量血液,辅助判断痔疮出血程度。需连续采集3天粪便样本,避免经期或肛裂干扰结果。阳性提示消化道出血,但需结合其他检查区分痔疮与上消化道病变。该检查无创便捷,适合作为初步筛查手段。
建议检查前24小时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保持肛周清洁干燥。日常应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养成定时排便习惯,避免久坐久站。痔疮发作期可用温水坐浴缓解症状,但若出现持续便血、肛门剧烈疼痛或痔核嵌顿,须及时就医。孕妇及老年患者检查前应详细告知医生身体状况,部分项目可能需要调整检查方案。
肛门痔疮检查项目主要有肛门视诊、肛门指检、肛门镜检、结肠镜检查、排粪造影等。痔疮是直肠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肤下静脉丛扩张形成的静脉团,检查有助于明确痔疮类型和严重程度。
1、肛门视诊医生通过肉眼观察肛周皮肤和肛门外观,判断有无外痔、肛裂、肛瘘等病变。视诊可发现肛周红肿、血栓性外痔、皮赘等异常,检查时需采取膝胸位或侧卧位暴露肛门区域。
2、肛门指检医生戴手套涂抹润滑剂后将手指伸入肛门,通过触感评估内痔位置、大小及直肠黏膜状况。指检能发现齿状线上方的柔软包块,判断是否存在直肠息肉或肿瘤等伴随病变。
3、肛门镜检使用一次性肛门镜撑开肛管,直接观察齿状线附近的内痔和直肠下端黏膜。检查可明确内痔的分度,观察有无出血点、糜烂或脱垂,操作时间通常为3-5分钟。
4、结肠镜检查对于反复出血或疑似高位病变的患者,需通过结肠镜全面检查结直肠。该检查能排除结肠炎、肿瘤等疾病,同时可进行活检或止血处理,检查前需清洁肠道。
5、排粪造影通过X线动态观察排便过程中直肠肛管形态变化,适用于合并排便困难的患者。检查可评估直肠前突、肠套叠等功能性异常,帮助鉴别出口梗阻型便秘。
痔疮患者日常应保持肛周清洁干燥,排便后可用温水坐浴10-15分钟。饮食中增加全谷物、西蓝花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每日饮水量建议超过1500毫升。避免久坐久站,每小时活动5-10分钟,规律进行提肛运动。若出现持续出血、剧烈疼痛或痔核脱出无法回纳,应及时到肛肠外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