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骨牵引是一种通过外力作用于跟骨,帮助骨折复位或缓解疼痛的医疗操作。跟骨牵引可通过a、b、c、d、e等步骤完成。跟骨牵引通常由骨折、关节脱位、软组织损伤等原因引起。
1、术前准备:医生需评估患者病情,确认牵引的必要性。准备牵引装置、消毒用品、麻醉药物等。患者需平躺,患肢保持中立位,确保操作区域清洁无菌。
2、麻醉处理: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局部麻醉常用利多卡因注射液,剂量为5-10ml,注射于跟骨周围。麻醉后需等待3-5分钟,确保麻醉效果。
3、定位穿刺:在跟骨外侧或内侧选择合适的穿刺点,标记位置。使用穿刺针或克氏针,以垂直于跟骨的角度缓慢刺入,直至穿透对侧皮质。穿刺过程中需避免损伤神经和血管。
4、安装牵引:将牵引弓或牵引钳固定在穿刺针或克氏针上,确保稳固。连接牵引绳和重物,根据患者体重和病情调整牵引重量,通常为体重的1/7-1/10。牵引过程中需定期检查牵引装置是否松动。
5、术后护理:牵引期间需保持患肢抬高,减轻肿胀。定期检查皮肤是否有压疮或感染迹象。牵引时间一般为4-6周,期间需定期复查X光片,评估骨折复位情况。
跟骨牵引操作完成后,患者需注意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钙质和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类等。适当进行患肢的被动活动,避免肌肉萎缩。牵引期间需定期复诊,根据医生建议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