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儿科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有哪些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医生回答专区

马保海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立即预约

医生推荐

相似问题

推荐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主要病因是什么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主要由日光照射不足、维生素D摄入不足、钙磷代谢异常、生长发育过快及慢性疾病影响等因素引起。

1、日光照射不足:

皮肤通过紫外线照射可合成维生素D,长期室内活动或高纬度地区日照时间短会导致合成不足。婴幼儿每日需保证30分钟以上户外活动,冬季可适当延长至1小时,但需避免强烈阳光直射。

2、维生素D摄入不足:

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较低,未及时添加辅食或配方奶喂养不当易造成缺乏。建议母乳喂养儿出生后两周起每日补充维生素D制剂,早产儿需加倍剂量。

3、钙磷代谢异常:

肠道吸收障碍或肾脏重吸收功能异常会影响钙磷平衡,可能与遗传性低磷血症等代谢疾病有关。这类患儿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活性维生素D制剂调节代谢。

4、生长发育过快:

早产儿、双胎儿及快速生长期婴幼儿对维生素D需求量大,常规补充量可能无法满足需要。建议每公斤体重每日补充维生素D剂量较足月儿增加20%-30%。

5、慢性疾病影响:

肝胆疾病会影响维生素D活化,慢性腹泻导致吸收障碍,抗癫痫药物可能加速维生素D分解。这类患儿需定期监测血钙磷水平,必要时静脉补充维生素D。

预防维生素D缺乏需从孕期开始,孕妇每日应保证600-800国际单位维生素D摄入。婴幼儿期坚持每日补充400-800国际单位,添加辅食后多选择富含维生素D的蛋黄、深海鱼等食物。学龄儿童应保证每日1-2小时户外活动,冬季可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D的蘑菇、乳制品摄入。合并慢性疾病患者需每3-6个月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根据结果调整补充方案。哺乳期母亲也需注意自身维生素D营养状况,避免通过乳汁影响婴儿供给。

科普推荐

查看更多科普
查看更多科普

医院推荐

更多

行业资讯

热门标签

发热 结肠瘘 卵巢破裂 卵巢早衰 尿道结石 创伤性癫痫 踝关节结核 马方综合征 男性不育症 带状角膜病变

医药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