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关节置换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主要有感染、假体松动、深静脉血栓、假体周围骨折、关节脱位。
1、感染:
术后感染是关节置换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可分为早期感染和迟发性感染。早期感染多由手术中细菌污染引起,表现为切口红肿、渗液伴发热;迟发性感染可能由血源性传播导致,常见于术后数月甚至数年。治疗需根据感染程度选择抗生素治疗或翻修手术,严重者需取出假体。
2、假体松动:
假体与骨组织结合不良可能导致渐进性松动,多见于术后5-10年。机械性松动与骨溶解有关,患者会出现负重疼痛和关节不稳感。X线可见假体周围透亮带,治疗需通过翻修手术更换假体并植骨。
3、深静脉血栓:
下肢制动导致静脉血流缓慢,加上手术创伤激活凝血系统,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表现为小腿胀痛、Homans征阳性,严重者可发生肺栓塞。术后需常规使用抗凝药物,早期下床活动可有效预防。
4、假体周围骨折:
骨质疏松患者易发生假体周围骨折,多因轻微外伤引起。根据Vancouver分型可分为假体柄周围骨折、假体远端骨折等类型。稳定性骨折可保守治疗,移位明显者需手术内固定或假体翻修。
5、关节脱位:
髋关节置换后脱位发生率约2-4%,多因假体位置不当或软组织张力失衡导致。表现为突发剧痛、下肢畸形,需急诊手法复位。反复脱位需手术调整假体位置或更换限制型假体。
术后应保持均衡饮食,适当补充蛋白质和钙质促进骨骼愈合;循序渐进进行关节功能锻炼,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负重;定期复查X线评估假体状态,出现持续疼痛、肿胀或关节活动受限应及时就医。控制体重可减轻关节负担,戒烟限酒有助于降低感染风险,睡眠时保持患肢中立位能预防早期脱位。
糖尿病眼病并发症主要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白内障、青光眼。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眼部并发症,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视力模糊、视物变形等症状。白内障表现为晶状体混浊,患者可能出现视力下降、眩光等症状。青光眼是由于眼压升高导致视神经损伤,可能出现眼痛、头痛、视力下降等症状。这三种并发症都与长期高血糖状态有关,高血糖会损害眼部微血管和神经,导致眼部组织损伤。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眼科检查,控制血糖水平,避免吸烟和过度用眼,发现视力异常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