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关节置换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主要有感染、假体松动、深静脉血栓、假体周围骨折、关节脱位。
1、感染:
术后感染是关节置换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可分为早期感染和迟发性感染。早期感染多由手术中细菌污染引起,表现为切口红肿、渗液伴发热;迟发性感染可能由血源性传播导致,常见于术后数月甚至数年。治疗需根据感染程度选择抗生素治疗或翻修手术,严重者需取出假体。
2、假体松动:
假体与骨组织结合不良可能导致渐进性松动,多见于术后5-10年。机械性松动与骨溶解有关,患者会出现负重疼痛和关节不稳感。X线可见假体周围透亮带,治疗需通过翻修手术更换假体并植骨。
3、深静脉血栓:
下肢制动导致静脉血流缓慢,加上手术创伤激活凝血系统,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表现为小腿胀痛、Homans征阳性,严重者可发生肺栓塞。术后需常规使用抗凝药物,早期下床活动可有效预防。
4、假体周围骨折:
骨质疏松患者易发生假体周围骨折,多因轻微外伤引起。根据Vancouver分型可分为假体柄周围骨折、假体远端骨折等类型。稳定性骨折可保守治疗,移位明显者需手术内固定或假体翻修。
5、关节脱位:
髋关节置换后脱位发生率约2-4%,多因假体位置不当或软组织张力失衡导致。表现为突发剧痛、下肢畸形,需急诊手法复位。反复脱位需手术调整假体位置或更换限制型假体。
术后应保持均衡饮食,适当补充蛋白质和钙质促进骨骼愈合;循序渐进进行关节功能锻炼,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负重;定期复查X线评估假体状态,出现持续疼痛、肿胀或关节活动受限应及时就医。控制体重可减轻关节负担,戒烟限酒有助于降低感染风险,睡眠时保持患肢中立位能预防早期脱位。
胸腔闭式引流术并发症主要有出血、感染、气胸复发、引流管堵塞、皮下气肿等。胸腔闭式引流术是治疗气胸、胸腔积液等疾病的常见手段,但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相关并发症,需密切观察并及时处理。
1、出血术中可能损伤肋间血管或肺组织导致出血。少量出血可通过局部压迫止血,大量出血需紧急手术探查止血。术后需监测引流液颜色和量,若出现鲜红色引流液或短时间内引流量急剧增加,提示活动性出血可能。
2、感染穿刺部位或胸腔内可能发生感染,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发热、引流液浑浊等。预防措施包括严格无菌操作,术后可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抗生素治疗。
3、气胸复发拔管后可能出现气胸复发,与肺组织未完全复张或新发肺漏气有关。患者突发胸痛、呼吸困难时应立即就医,可能需要重新置管引流。复发性气胸可考虑行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等手术治疗。
4、引流管堵塞血凝块、纤维蛋白沉积可能导致引流管堵塞,表现为引流液突然减少伴呼吸困难加重。可通过生理盐水冲洗管道或调整引流管位置解决,严重堵塞需更换引流管。
5、皮下气肿气体沿引流管周围组织扩散形成皮下气肿,触诊有捻发感。多数可自行吸收,严重者可调整引流管位置或负压吸引。若合并纵隔气肿可能影响呼吸循环,需紧急处理。
术后应保持引流系统密闭,避免剧烈咳嗽和突然体位变化。每日记录引流液性状和量,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渗液。出现胸痛加重、呼吸困难、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恢复期避免提重物和剧烈运动,保证充足营养摄入有助于伤口愈合。定期复查胸片评估肺复张情况,遵医嘱决定拔管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