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体温超过37.3摄氏度属于发热,发热程度可分为低热37.3-38摄氏度、中等热38.1-39摄氏度、高热39.1-41摄氏度、超高热超过41摄氏度。
1、测量方法建议家长使用电子体温计测量腋温或耳温,水银体温计需谨慎防止破碎,测量前避免剧烈运动或进食热饮。
2、生理波动儿童体温下午较早晨高0.5摄氏度左右,运动、进食后可能暂时升高,家长需在安静状态下复测确认。
3、感染因素可能与病毒性感冒、扁桃体炎、肺炎等感染有关,常伴随咳嗽、流涕等症状,需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等退热药物。
4、非感染因素可能与疫苗接种反应、中暑、川崎病等有关,若持续发热超过3天或出现皮疹、抽搐需及时就医。
建议家长记录发热时间和温度变化,发热期间保持室内通风,适量补充水分,避免过度包裹衣物妨碍散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