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期间可以适当进行艾灸,但需避开腰腹部。艾灸可能通过温热刺激改善痛经、宫寒等症状,但操作不当可能导致经量增多或不适。
1、缓解痛经艾灸关元穴、三阴交穴有助于温经散寒,适合气滞血瘀型痛经,可配合使用艾条悬灸法,避免烫伤皮肤。
2、加重出血经量过多者应避免艾灸,尤其腰腹部穴位可能刺激盆腔充血,导致经期延长,建议经后再进行调理。
3、体质适配阳虚体质者适宜艾灸足三里等穴位,而阴虚火旺人群可能出现口干舌燥等不良反应,需提前辨证。
4、温度控制艾灸时保持安全距离,皮肤感觉温热即可,出现心慌、出汗等反应应立即停止,建议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操作。
经期艾灸后注意保暖,避免冷饮冷食,可饮用红糖姜茶补充能量,若出现严重不适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