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石的形成主要与长期高尿酸血症、尿酸结晶沉积、局部炎症反应及组织纤维化有关,常见于耳廓、关节等部位。
1、高尿酸血症血液中尿酸浓度持续超过饱和浓度,导致尿酸钠结晶析出。需通过低嘌呤饮食、增加饮水及服用别嘌醇等降尿酸药物控制。
2、尿酸结晶沉积尿酸钠结晶在关节滑膜、软骨等组织中沉积,刺激巨噬细胞吞噬形成微痛风石。急性期可用秋水仙碱缓解疼痛,慢性期需长期服用苯溴马隆促进排泄。
3、慢性炎症反应沉积的结晶引发中性粒细胞浸润,释放炎性因子导致组织损伤。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可抑制炎症,严重时需关节腔注射糖皮质激素。
4、纤维包裹形成反复炎症刺激导致成纤维细胞增生,形成纤维性包裹的痛风结节。体积较大影响功能时需手术切除,同时配合非布司他维持血尿酸达标。
痛风石患者应严格限制动物内脏、海鲜等高嘌呤食物摄入,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毫升,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关节损伤。